<
>

水上长城—九门口

-- 作者:琴怡

九门口水上长城位于辽宁省绥中县,始建于北齐(公元479-502年),扩建于明初1381年。明代以前,这里是重要的军事关口。是中国万里长城中唯一的一段水上长城。九江河水从九门口水上长城下的九道水门直流而过,“城在山上走,水在城下流”,景色壮观。九门口长城建筑独具特色。在百余米的九江河上,铺就7000平方米的过水条石,俱为纵行铺砌,边缘与桥墩周围,均用铁水浇注成银锭扣。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一片石”。在一片石之上,筑有九座泄水的城门,关口因此而得名。城门之上架起了一条黄跨九江河的巨大水上城桥,两端筑有围城,恰似桥头堡。九座水门各宽5米,从地面至券旌石高7米,连垛口高达10米。两座围城是天启六年(1626年)增筑的,各有七个券洞,里砖外石,高大雄伟,是长城中少见的结构。关城由万里长城墙体和内城及关前九江河上护城汇水城门构成。内城周长1公里,墙高约8米。城墙高大坚固。墙身为砖石结构,顶宽5米,底宽6米,墙高8米,外侧有垛口,里边有女墙,巍峨壮观。九门口是明长城重要关隘之一,军事防御设施密集、完备。两敌楼之间相距仅七八十米,在2公里范围内,有敌楼12座,哨楼4座,战台1座,烽火台1座,城堡1座,布局严密,异常坚固,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末李自成和吴三桂(满清兵)、直奉两军阀(吴佩孚、张作霖)以及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之中,都在这里生死拼杀。修复后的九门口长城,巍然屹立,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再现历史风姿。    躲开了游人和强光清早赶到九门口长城的左侧山腰拍摄了这组片子,请大家指导!

1 /
看美图,学技巧。摄影者的坚持与审美,扫一扫关注摄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