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行走西班牙(6)

-- 作者:老驴之舍

塞哥维亚城由和谐统一的建筑群组成,这些建筑建于中世纪晚期(11~12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这也是塞哥维亚城所经历的两个繁荣时期。著名的具128根立柱的渡槽、阿方索六世建造的摩尔人国王的宫殿以及16世纪哥特式大教堂是这个城市的重要建筑。罗马式教堂、穆德哈尔人建筑风格的房屋以及城防建筑也成为具赭石色调的城市风景的一部分。位于老城核心区的市政广场;街头巷尾的景观。塞哥维亚老城。位于老城市政广场的塞哥维亚大教堂建于16世纪,这座雄伟壮观的哥特式建筑是这个古城的地标性建筑之一。塞哥维亚大教堂,也叫圣埃斯特万教堂。1985年,塞哥维亚旧城和罗马大水槽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罗马大渡槽建于古罗马图拉真大帝(公元53-117年)时代,至今完好。渡槽用土黄色花岗岩干砌(不用灰浆)而成,坚固异常。渡槽全长813米,分上下两层,由148个拱组成,高出地面30.25米,气势非凡。最初罗马人建造这座渡槽的目的,是将18公里外的弗利奥河水引入城内饮用。为此,古罗马工程师开通了平均坡度为1%的运河。按他们的方式,唯一的天然障碍就是如何跨越克拉莫尔河。为了跨过这一天堑,到达城市坐落的坚固岩层,他们不得不采用大块的砖石,分四部分建成。输水道是由被128根柱子支撑着的双层拱洞构成。输水道顶端是水渠,到现在还在引导流水。起初水渠断面标准是30X30cm。后来15世纪末,主教命令将其修整,之后一直维修利用至今。近年在水道石柱地基出土的文物似乎证实了塞哥维亚输水道修建于公元50年前后。这座令人惊叹的双拱建筑镶嵌在壮丽的古城之中,成为塞哥维亚骄傲的象征。

1 /
看美图,学技巧。摄影者的坚持与审美,扫一扫关注摄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