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白鹳

东方白鹳

作者:老兵不油

请点大图,谢谢浏览!中国红皮书:EIucn2000:EN A2c,C1Iucn2003:EN A2c;C1.IUCN 1994,2000,2001,2003:EN A2c,C1 ver 2.3 (1994)[1]由于东方白鹳繁殖分布区域狭窄,数量稀少,已处于全球濒危状态,并被列入了CITES公约附录1和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中国亦于1989年列入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为一类保护动物。该物种已被列入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中文学名: 东方白鹳 拉丁学名: Ciconia boyciana 别称: 老鹳 界: 动物界 门: 脊索动物门 亚门: 脊椎动物亚门 纲: 鸟纲 亚纲: 今鸟亚纲 目: 鹳形目 科: 鹳科 属: 鹳属 种: 东方白鹳 分布区域: 俄罗斯的东南部,以及我国的东北地区。 英 文 名: Oriental White Stork 物种命名信息: Swinhoe, 1873东方白鹳是一种大型的涉禽,体态优美。它的体长为110~128厘米,体重3.9~4.5千克。长而粗壮的嘴十分坚硬,呈黑色,仅基部缀有淡紫色或深红色。嘴的基部较厚,往尖端逐渐变细  ,并且略微向上翘。眼睛周围、眼线和喉部的裸露皮肤都是朱红色,眼睛内的虹膜为粉红色,外圈为黑色。身体上的羽毛主要为纯白色。翅膀宽而长,上面的大覆羽、初级覆羽、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均为黑色,并具有绿色或紫色的光泽。初级飞羽的基部为白色,内侧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外除羽缘和羽尖外,均为银灰色,向内逐渐转为黑色。前颈的下部有呈披针形的长羽,在求偶炫耀的时候能竖直起来。腿、脚甚长,为鲜红色。2012年全世界有东方白鹳野生种群为3000只,在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就有262只。农垦建三江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东方白鹳之乡”。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境内的洪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东北亚候鸟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特别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的重要繁殖地。保护区原始的湿地生态系统为东方白鹳生息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东方白鹳从前在东亚地区是常见的鸟类,甚至在日本东京市的教堂屋顶上也曾有营巢繁殖的,但在1868~1995年间,由于非法狩猎、农药和化学毒物污染等原因,东方白鹳的种群数量在日本逐渐减少,到2013仅能在冬季偶尔发现少量的越冬个体。分布在朝鲜、韩国的繁殖种群也已于70年代初绝灭。由于人口密集,工农业的发展,使得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和我国东北黑龙江、吉林两省残存的繁殖地也变得极为狭小,总数有3000只左右,1994年在湖北武汉沉湖发现的越冬群体达900多只,是目前发现的最大的东方白鹳群体。

正在加载
单图浏览 0
看美图,学技巧。摄影者的坚持与审美,扫一扫关注摄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