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2U4路超高密度 戴尔PE R810服务器拆解

起点 2010-05-28 03:50:28
服务器评测试用
1前言回顶部

  今年3月底,英特尔发布了新架构的Nehalem-EX处理器,正式将Nehalem这一在单路和双路服务器中取得巨大成功的架构引入了多路处理器当中,使得OEM厂商无需第三方节电控制器就可以轻易地生产出四路以上产品,而四路这一传统的服务器领域自然得到了加强,CPU间的直连、集成内存控制器、超线程、睿频等新技术的引入使得新一代的四路服务器在性能、效率等方面都比上一代产品有了质的飞跃,而RAS特性的引入也使得X86架构的多路服务器产品对于关键性任务也能得心应手地应对,为传统的PC服务器打开了进入新领域之门。

  Nehalem-EX处理器一经发布就引起了用户和OEM厂商极大的兴趣,众多的产品在第一时间就推向了市场,受到了用户的欢迎,而在其中,我们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这款戴尔PowerEdge R810无疑是非常有代表性的一款产品,其在2U的机箱内实现了四路的高密度设计,这一点在业界也非常罕见,而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款产品并没有因为提高计算性能而在I/O扩展等方面有所降低,是一款表现全面的产品。

R810
戴尔 PowerEdge R810(2G/500G)  图库  评测  论坛  报价  网购实价

  在Nehalem-EX来临的时候,正是云时代拉开序幕之时,在新产品的发布会上,戴尔就明确了自己云设施提供商的定位,而在云时代,大数据中心对于计算密度的要求更高,戴尔R810的推出无疑非常符合这一时代的特征,而在可靠性方面的设计上,戴尔PowerEdge R810除了处理器级别的设计外,在其他方面也有所考虑,比如引进统一服务器配置器(USC),它无需介质便可提供持久的嵌入式诊断,有助于最小化停机时间;通过双内置SD模块(可在虚拟机管理程序级别提供故障转移)等特性逐代提高冗余性等等。

  说了这么多,相信大家对这款产品的具体情况也有所期待,在接下来的篇幅里,我们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款产品的结构设计,而关于性能的部分,我们将会在之后的一篇文章中专门加以介绍,欢迎大家的关注。

>>

2外观设计回顶部

外观设计

  戴尔PowerEdge R810在外观设计上有强烈的戴尔特点,与戴尔此前推出的第十一代服务器其他产品如戴尔R710一脉相承(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设计优秀管理方便 戴尔R710服务器评测》)。戴尔PowerEdge R810的控制部分设计与其他的戴尔机架式服务器没有什么不同,都包括了电源开关、USB接口、VGA接口和一个用于系统设置和故障诊断的LED显示屏,通过这个显示屏用户可以了解并进行服务器的基础硬件设置,如iDRAC卡的IP地址、网卡IP等等,而当系统硬件故障时该显示屏会变为黄色,并用简洁的语句提示用户出错的部位,减少诊断时间。

dell R810
戴尔PowerEdge R810

  而在VGA接口的下边,是一个快速服务器代码的小牌,其可以插入服务器内部,不影响用户平时的使用,而当服务器出现故障时用户可以拨打戴尔的技术服务热线,输入上面的快速服务代码,呼叫中心便会迅速将电话转接到相应负责的工程师,实现快速响应,戴尔的电话支持是自身的一大特点,与同类厂商相比更显人性化,这与其一直以来坚持的电话直销体系不无关系。

dell R810
戴尔PowerEdge R810的控制面板

  在LED显示屏的下面是一个光驱位,在本次送测的产品中没有配备光驱,但用户在购买时可以选购,光驱的安装也相当方便,无需借助螺丝刀等工具,服务器设计有托架,用户直接插入即可,非常简单。

dell R810
戴尔PowerEdge R810配备的硬盘

  由于内部设计的原因,戴尔PowerEdge R810的前面板设计分成了上下两个部分,下面的部分完全是散热孔。而在上面的部分除了控制台之外还提供了存储位置。这款服务器提供了6个2.5英寸的硬盘位,本次送测的机器配备了4个转速15K的6Gb SAS硬盘,单盘容量147G。

dell R810
戴尔PowerEdge R810后面板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下其后面板的设计,戴尔PowerEdge R810的后面板提供了不少的I/O接口,包括四个板载的千兆网络端口,两个USB接口、VGA接口、串口等,而除此之外,这款产品还提供了iDRAC Enterprise卡,除了一个百兆的管理网络端口之外还提供了一个SD卡插槽,可以放置操作系统宕机之后的紧急状态启动的备用系统,应对突发状况,而另外一个就是这款送测的产品提供了一个万兆的网卡,对于高性能网络来说非常必要。

dell R810
电源

  在电源方面这款产品使用管理两个1100W的电源,冗余设置,保证系统可靠性,并且符合80plus认证,最大限度节约能源。在扩展性上,从后面板我们可以看到其提供了6个扩展位,在如此高密度的机器中能有这样的扩展性能相当不错。

>>

3内部设计一回顶部

内部设计

  打开服务器的机盖,我们便可以看到其内部设计。

dell R810
内部设计

  戴尔PowerEdge R810整体设计整洁,走线合理,所有的线缆都被整齐地贴在两侧的,丝毫不显凌乱。而机身中间的一排风扇将整个服务器分成了两个部分,前面主要是处理器、内存等计算部件,后面是IO部分。在前面的内存上设计了导风罩,保证制冷效果。戴尔PowerEdge R810的风扇与戴尔之前的产品一样采用了模块化设计,无需工具,打开两侧的卡扣就可以轻松整体取下,而单个的风扇也可以方便地更换,可维护性非常不错。

dell R810
超高的内存配置

  拿开导风罩,我们就可以看到戴尔PowerEdge R810的内存设计,戴尔为这款产品设计了相当高规格的配置,四路插槽,每个插槽配备有8个内存插槽,整体有32个内存插槽,相当有气势,而我们拿到的这款送测的产品也是顶级配置,满配32条4G DDR3-1066内存,整体容量达到了128G。而实际上,每个至强6500系列处理器最多可以连接16个内存条,这里只是因为空间的限制不得不有所缩减,但即使如此,在2U四路服务器中提供32个内存插槽已经是前无古人了。

  咦?如果大家仔细看一定会发现,这款产品有四组内存插槽是安排在硬盘和控制模块位下边的,这可怎么更换呢?别急,答案马上揭晓。

dell R810
独特的抽屉设计

  当!从这张图上大家就可以看个明白了。戴尔PowerEdge R810采用了创新型的设计,设计相当巧妙,其把硬盘和控制模块设计成了抽屉的样式,打开两边的卡扣就可以轻松地推出,怎么样,有创意吧!

dell R810
独特的抽屉设计

  机箱壁上画箭头的就是抽屉的卡扣。

dell R810
卡扣

  而在右边的卡扣边上还有一个电池,这是为机身候补的RAID卡供电的。

dell R810
卡扣和RAID卡电池

>>

4内部设计二回顶部

dell R810
放置双SD模块的位置

  而在服务器可抽拉的存储控制模块上,我们还看到一个画着SD模块的位置,不错,这就是放置双SD模块的地方,送测的这款产品没有配置该模块,用户需要的话可以选配,这是戴尔官网上双SD模块图片。

R810
双SD模块

  戴尔为这一代的产品配备了双SD模块,其中可以存储虚拟化程序,比如VMware的ESXi等,开机就可以实现虚拟化配置,而双SD卡实现冗余,可在虚拟机管理程序级别提供故障转移,保障系统可靠性。

r810
双SD模块的安装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戴尔R810在处理器方面的设计,戴尔PowerEdge R810是一款四插槽的服务器产品,支持Nehalem-EX系列处理器。不过在这一代的处理器当中,英特尔改变了产品划分的方式,Nehalem-EX不仅仅包含四路服务器产品,还包含有三款高端双路处理器产品,即至强6500系列处理器,我们今天测试的这款产品使用 的就是至强E6540,至强6500系列处理器可以与面向四路的至强7500系列使用相同的芯片组。

dell R810
至强E6540处理器

dell R810
至强E6540处理器背面

  至强E6540是一款六核心处理器产品,支持超线程,最大可以达到12个线程,主频2GHz,通过睿频加速最大可以达到2.266 GHz,QPI总线速率6.4 GT/秒,配备了18 MB的三级缓存,TCP功耗105W。

dell R810
处理器部分设计

  而除了覆盖散热片的处理器之外,两边的两个插槽并没有放置CPU,您可千万不要把上面的黄色覆盖物当成是保护插槽的塑料片了,实际上,这是戴尔新推出的FlexMem网桥芯片。

dell R810
FlexMem网桥

  由于Nehalem架构的处理器内置了内存控制器,所以实际上内存插槽都是有自己所属的CPU的,比如至强6500每个处理器内置两个双通道内存控制器,也就是说,每个处理器可以连接四个通道的内存,并且每个通道可以连接四条内存,每个处理器最多可以连接16条内存,只不过在R810中由于空间的限制减少了配置。

dell R810
FlexMem网桥

  这就使得每个CPU在访问不属于自己直接连接的内存时必须通过其他处理器的中转,而在实际使用当中,用户往往遇到双路服务器内存数量无法满足要求,而四路服务器又有处理器能力浪费的情况,FlexMem网桥技术就是为解决这一情况而出现的。

  FlexMem网桥在本质上模仿英特尔的现有连接,并将配置两个处理器时的连接扩展到通常仅在所有四个处理器都被填满时才可访问的DIMM通道。 此创新技术使用户能够扩展内存以充分利用此项最重要的资源。而一个FlexMem网桥芯片的价格显然比一颗四路CPU要便宜的多,这不失为是一个经济实用的解决方案。

>>

5内部设计三回顶部

dell R810
拿开风扇之后的内部

  而在取下位于机身中部的风扇之后,我们赫然发现在主板中间居然有一个接口,难道这个服务器的主板是可以分开的?

dell R810
前后部分的接口

  事实的确如此,也许是处于避免服务器主板过大的,也许是为了方便电路板设计,反正这款服务器的主板被分成了前后两个部分,前半部主要是计算不见,后半部是IO部分,两者通过特殊的接口相连,看到这个接口我们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在上一代的戴尔R910服务器上,就是使用类似接口的连接卡将承载有两颗CPU的提升办连接在了主板上。

dell R810
取下I/O部分之后

  戴尔 PowerEdge R810在I/O扩展性方面的表现值得称道,其为用户提供了6个扩展插槽,除了两个连接在主板上的两个X8 PCI-E插槽之外还通过提升板提供了4个内存插槽,其中提升板1提供了一个X8 PCI-E插槽和一个X4 PCI-E插槽,提升板2提供了两个X8 PCI-E插槽。

dell R810
I/O扩展模块

  本次送测的服务器出厂时已经安装了两个扩展模块,一个是我们在前面已经提到的万兆网卡,另外一个是一块RAID卡。

dell R810
万兆网卡

>>

6内部设计四与总结回顶部

  在我们前面照片中出现的电池就是为这块RAID卡供电,这款RAID卡在数据缓存方面使用了一条容量512M的DDR2 800内存,并提供了外接电池供电,外接电池可以保证数据在内存上的安全性,如遇到突发时间电力中断之后,外接电池可以保证缓存上还没有来得及写入硬盘的数据保留72小时,等电力供应正常之后再写入硬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数据的安全性。

dell R810
RAID卡

  万兆以太网卡可以很容易地从提升卡上取下来,但是RAID卡要取下来却比较麻烦,必须先把机身后端的I/O板取下之后才可以进行拆装。

dell R810
I/O模块

  要取下I/O部分也不难,只要打开机身中部的接口,提起I/O部分中间突起的螺钉就可以取下I/O板。

dell R810
I/O模块接口

  取下RAID卡之后,我们会看到在RAID卡下方有一个黑色的小模块,实际上,这就是服务器的BMC模块,它与后面覆盖有黑色绝缘膜的外接接口一起提供高级的iDRAC Enterprise卡功能。

dell R810
iDRAC卡

  说到这里,我们有必要对iDRAC Enterprise卡做一介绍。

  iDRAC是Integrated Dell Remote Access Controller的缩写,即集成式戴尔远程访问控制器。

r810
戴尔嵌入式管理包

  iDRAC卡是戴尔提供的带外管理工具,其支持支持工业标准的智能平台管理界面 (IPMI),通过与系统板上不同传感器进行通信,并在某些参数超出其预置阈值时发送警报和日志事件来监测发生严重事件的系统。传统的IPMI命令是通过命令行格式来对系统进行管理,界面不够友好,而有了iDRAC卡,用户可以用IE对其进行访问,在图形化的界面中查看系统信息,iDRAC卡还有远程桌面功能,用户可以在进行远程桌面管理。

  在管理端口上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插槽,这其实是一个SD卡插槽。这款R810配备的是戴尔新一代的iDRAC 6企业卡,这是戴尔在新的第十一代服务器上的重要改变之一,在戴尔的第十一代服务器所使用的iDRAC 6管理卡分为了两个版本,分别叫做iDRAC6 express 和iDRAC6  enterprise,iDRAC6  express相当于BMC的图像化,iDRAC6  enterprise的功能更全面,在功能上与上一代的DRAC 5相似,而在iDRAC6  enterprise上会有专用的VFlash插口,在该插口中插入存储有操作系统的SD卡,可实现在紧急状态下的系统启动等功能。

总结:

  作为一款使用最新的四路服务器产品,戴尔 PowerEdge R810在2U的机箱内实现了四路设计,超高的密度使得其成为了云时代数据中心的绝佳选择,而戴尔 PowerEdge R810也并没有因为密度问题而减少在内存及I/O方面的扩展性能,其设计了多达32条的内存插槽,实现了前无古人的内存密度,而多大6个I/O接口的设计也使得用户无需担心I/O受限

  而除此之外,这款服务器身上也体现了创新元素,比如FlexMem网桥技术,能够在双路CPU配置之下实现四路服务器的内存扩展性,经济实用的方案必将受到用户的欢迎,而独特的抽屉式设计也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作为一款创新性的高密度四路服务器, 戴尔 PowerEdge R810的市场表现值得看好。    

[返回频道首页]

打开太平洋知科技,阅读体验更佳
前往太平洋知科技APP查看原文,阅读体验更佳
继续评论
前往APP
制作海报

产品概览

网友评论

写评论
APP内评论,得金币,兑好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