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Y硬件 > 正文

谁是真正的英雄:内存技术将走向何方?

2007-01-08 08:00 亮仔 A+

二、RAMBUS垂死挣扎:64位RDRAM与XDR

  当Intel提出双通道DDR芯片组时,RAMBUS已经失去了最后一张王牌。不过这并不意味着RDRAM会就此退出历史舞台。通过64位RDRAM与XDR技术,雄心勃勃的RAMBUS公司渴望东山再起。

  1.64位RDRAM

  如果RDRAM仅仅是在频率上提高的话,那么业界中绝大多数人都不会对它看好。道理很简单,RDRAM之所以节节败退并非因为性能不佳,而是没能很好地控制住成本。尽管目前同容量的RDRAM与DDR的价格差距并不是很大,但是在它们争夺市场份额的最初,Rambus的价格实在太离谱了,以至于Intel和主板生产商都对其失去了信心。

  RAMBUS公司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它们将在提高产品性能的同时压缩生产成本,提高良品率。由于目前所有的RDRAM都是32Bit的,因此必须将RDRAM内存成对使用,这不但在无形中增加了内存的生产成本,更是令芯片组的设计复杂化,对于Rambus产品的推广非常不利。64位RDRAM的意义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性能上的提升也是至关重要的。使用双通道之后,尽管理论带宽并未增加,但是内存控制器的效率将得到更大的提升,RDRAM的威力也得以充分释放。

  对于64位RDRAM而言,芯片组与主板的支持十分关键。为了尽量减小主板厂商的生产难度、提高产品的吸引力、保证兼容性,RAMBUS公司开发了PC1600标准的插槽,其针脚定义与以往并没有很大的差别,而且内存生产商也只需要作很小的改动就能生产出64位RDRAM。但是客观而言,目前64位RDRAM只能在部分工控机上发挥作用,而PC平台已经很难有其立足之地,毕竟RAMBUS已经将XDR内存作为重点。

  2.XDR内存

  XDR是RAMBUS公司的新一代RDRAM内存,其中XDR代表eXtreme Data Rate DRA的缩写。因为XDR采用“Octal Data Rate”八倍速传输,在一个时钟循环中传送8个Bit的数据,因此实际频率仅仅是400MHz的XDR等效于3.2GHZ的SDRAM内存,可以达到惊人的内存带宽。


XDR传输结构

  相比之下,DDR SDRAM只能在一个时钟周期进行2Bit的数据传输,而XDR内存则是8Bit,堪称是XDR的核心技术。在一个时钟周期内(一个上升沿和一个下降沿),XDR DRAM进行了4次时钟采样,在采样的每个上升沿和下降沿都传输了1bit的数据,因此在一个时钟周期内,XDR可以传输8bit的数据。

  XDR协议使用了一种“中性”的传输标准,即所有的数据必须按照规定的速率进行发送,但是数据可以根据时钟的边界在任意相位内进行发送。在这个协议下,形成了XDR FlexPhase电路,它集成于XIO单元中,确保了数据最高的传输速率。在XDR的工作过程中,首先由XCG根据系统时钟产生CTM控制信号,随即CTM控制信号直接传输至ASIC设备,ASIC设备根据CTM信号调用XIO部件,XIO部件通过PLL来生成内部的XDR数据时钟;在此过程中,CTM会沿着互连总线传输给每一个DRAM CFM部件。CFM主要是对DRAM每一个引脚进行数据收发和信号控制。

  XDR与上一代RDRAM最大区别就是具有独立的数据和地址/指令总线。RDRAM的结构需要数据通过所有的内存模块,这也造成了RDRAM为人诟病的高延迟性。好在XDR通过两条独立的总线解决的这一问题,其中地址/指令总线还是需要经过所有的内存模块,不过数据则可以由内存控制器直接进入对应的模块。和RDRAM一样,XDR也需要一个独立的频率发生器芯片。RDRAM的频率发生器是其能否在主板上稳定工作的关键,也决定了RDRAM能够以怎样的频率工作。如果RDRAM的频率发生器质量不够好,那么将会限制内存模块的性能发挥。不过这一切对于XDR而言都不是问题了,Cypress和ICS都已经签约为XDR制造频率发生器,两家公司实力都不容小视。


XDR发展蓝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