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比亚大白65W超薄氮化镓充电器:轻薄设计 强劲快充
作为一个标准的数码党,平时差旅外出的时候也总是免不了带上一大堆的数码产品,恨不得把自己的整个家当都搬过去。除了需要一个大箱子之外,在给这些设备充电的时候也比较发愁,带上所有设备的充电器不仅很重,也很累赘,到酒店以后还需要一个一个理顺很费时间。
为了解决这个困扰已久的问题,我也物色了不少多口的充电器,不过体积造型和功率始终不能平衡,所以迟迟没有下手。最近关注到努比亚的一款大白65W超薄氮化镓充电器,体积、接口和输出功率都能满足我的使用需求,这篇文章就和各位聊聊体验心得。
包装方面采用牛皮纸盒子,左上角以烫红金工艺印有努比亚的品牌Logo,下方标注有产品名称。
盒子背部下方贴有不干胶标签,罗列有这款充电器的制造商信息和序列号编码等。
包装内容比较简单,只有充电器、Type C线材和使用指南。
这款充电器的形态设计是吸引我的一个点,与市面上一众多口充电器不同,它采用轻薄的形态设计,搭配圆润的边角过渡以及纯白配色,像是一块肥皂的形态。充电器正面右上角标记有努比亚的Logo,左下角有65w字样,灰色文字搭配白色机身显得十分简约。
个人之所以喜欢这样的设计,主要是考虑到轻薄的机身便于携带,机身三围尺寸只有85*53*17.8mm,比普通的氮化镓充电器体积缩小了20%左右,外出的时候装在背包侧边,甚至是口袋里都不太占空间。
较窄的的一个侧边预留有两个Type C输出接口。
机身背部右侧预留有国标两脚插头,插头采用折叠设计,日常不用的时候折叠收纳到机身内部,也比较方便携带。靠下的部分标记有这款充电器的技术参数和制造商信息等。
轻薄设计的另一个优势在于,把充电器插到墙面上的插座以后,重力分布更均衡,更加牢固,不容易掉落。插好以后两个Type C接口朝下,线材顺势向下延伸,也符合自然重力规律。
将65W输出功率的组件浓缩在这样一个小巧的机身当中,主要得益于它采用GaN 3技术。氮化镓是一种可以代替硅、锗的新型半导体材料,由它制成的氮化镓开关管开关频率大幅度提高,损耗却更小。这样充电器就能够使用体积更小的变压器和其他电感元件,从而有效缩小体积、降低发热、提高效率。说的更直白一些,氮化镓充电器体积变小了,充电速度变快了,功率更大了。
这款充电器的两个Type C接口均支持最高65W的输出功率,日常使用随便插一个就可以,不需要刻意区分。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等多种功率组合,兼容PD、QC、SCP、FCP和AFC等主流快充协议。
体验期间分别用我手头在用的RedmiBook、华为P50 Pro和iPhone 13 Pro做了测试,具体的充电功率数据附在上图中。
在双口同时使用的情况下,支持45W+20W或者30W+30W两种组合方式。充电器会根据接入的充电设备进行智能分流,两个接口的功率也可以自动调换,不需要用户手动干预。充电过程中也会自动调节功率,比如刚插上的时候以大功率快充,快充满时切换到小功率涓流充电,对电池起到保护作用。
期间用RedmiBook和iPhone 13 Pro做了测试,两个设备同时充电的情况下,总功率达到54.9W。
双接口同时输出无论在家用,或者是外出的时候用都比较合适,在家的时候可以同时满足笔记本和手机的充电,减少占用插线板插孔的数量;外出的时候又方便携带,如果身边有朋友刚好没有带充电器,还可以匀给Ta一个充电口,充电之余拉近彼此的关系。
安全性方面,这款充电器采用Trapezoid散热技术,支持低温快充,在室温26度左右的环境中为华为手机充电半小时,使用温枪测试充电器表面的温度为45.9度,可见散热表现还是比较理想的。
体验这款充电器将近半个月,期间也带着它出门两次,带来的便利性不言而喻。纯白色轻薄设计简约时尚,搭配可折叠插头方便外出携带;双Type C输出接口,单口最高支持65W输出功率,兼容PD、QC等主流快充协议;双口同时输出65W,自适应电流分配;搭载Trapezoid散热技术,快充不发烫,散热表现上佳。
总体来看,这款充电器更适合像我这样的多设备党,或者是经常差旅出行的用户选择。另外这款充电器还有小黄人IP联名定制款,外观设计更卡哇伊,不喜欢简约风的同学可以关注下。
网友评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