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链、双雷电3接口,八合一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拆解点评
多功能雷电扩展坞的流行,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自带雷电接口Macbook系列和高端主板的普及。雷电扩展坞极大的扩展了此类设备外接设备的多样性,比如可以外接笔记本时可以同步笔记本供电,菊花链功能可以实现外接多个存储设备和显示器等等。
手头的这款扩展坞是尤达大师Yottamaster 雷电3扩展坞,最高支持8K@60Hz视频输出、40Gbps传输性能,同时内置硬盘盒功能,可以安装两款M.2 SSD来作为移动硬盘使用。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机身采用铝合金材质以及磨砂喷涂工艺设计,在提升抗压抗摔的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质感和散热性能。机身顶部非平整式设计,而是左右两侧采用了弧度化设计。
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前方设计有2个USB 3.2 GEN 1 Type-A接口(5Gbps)、1个USB3.2 GEN2 Type-A接口(10Gbps),1个USB3.2 GEN2 Type-C接口(10Gbps),另外还提供了1个3.5mm音频孔,就接口而言已经可以满足大多数用户外接键鼠、移动硬盘等设备的使用需求。
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后方接口属于最为核心的部分,包括DC供电接口, 1个RJ45千兆网口,1个最高支持8K@60Hz视频输出的DP接口,2个标识有in和out字样的雷电3接口,最高传输性能可达40Gbps,支持PD快充协议,最高快充功率为60W。
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在机身两侧设计有散热孔,一侧是进风口,另一侧是出风口,搭配内部风扇所形成的风道来进一步提升散热性能。
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将安装M.2 SSD的位置设计在了底部,拆装比较方便。两个插槽支持协议有所不同,一个是M.2 NVMe,另一个是M.2 SATA ,对应有文字标识来避免用户安装错。前面提到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可以用来作为移动固态硬盘使用,但前提就是需要搭配雷电设备使用。
有一点需要留意的是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仅仅支持2280规格的硬盘,直接原因就是因为内置风扇设计导致M.2 SSD只能与硬盘盖共用固定螺丝。最大支持的单盘容量为4T,总共最高支持的容量就是8T,内置硬盘盒功能让笔记本或主板扩容更加方便。
下图就是M.2插槽与内置风扇的位置图,风扇体积并不算大,此类相邻设计可能是加速内部热风流动的同时也为M.2 SSD吹风散热。
芯片主控方面,双雷电接口设计的主板采用了双M.2接口设计,雷电主控采用的是目前主流常见的intel T803A900(JHL7440)。
以太网控制器采用的是瑞昱Realtek的RTL8153B。
硬盘盒主控为JMicron JMS580。
USB HUB解决方案采用的是VIA 威盛电子VLI VL800系列芯片,即VLI VL822和VL817。
拆解完毕,我们再来看看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配件的部分。
所有配件里面,直观上最大的变化就是这个原装电源适配器,它采用了跟笔记本电源相似的设计,因为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功能强大、输出功率大,需要大功率电源适配器才能满足。
作为支持M.2 SSD的雷电扩展坞,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随包装提供了两条固态导热硅脂。
自带一根雷电线,材质做工出色,线材外部包裹了一层编织绳而不是常见的PVC材质,线材长度为常见的0.5米。
接下来谈谈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的使用体验。
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自带的雷电IN接口直接对接设备自带的雷电接口,雷电OUT接口可以外接显示器、存储设备等,DP接口用来连接显示器。
这两个雷电接口在供电方面有所区别,以外接手机为例,雷电OUT接口为设备充电时的电流为5.049V~1.926A,功率为9.728W。
而雷电IN接口为同一设备充电时的电流为9.217V~1.926A,功率为17.75W。对比可见,这两个雷电口输出电流一致,但电压和功率却有所不同,雷电IN接口提供的电压和功率更大。
在与主板、笔记本连接使用上,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的雷电IN接口只需要对接设备的雷电口即可,不管是MacOS(V10.1及以上)还是Windows系统(WIN8及以上),都可以即插即用而不要手动安装驱动。
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所有功能都可以正常工作,DP接口视频输出界面正常,24V/5A的独立供电可以确保外接存储设备正常被系统识别,WAN口的加入也让设备轻松实现有线连接。
对于内置的M.2 SSD,我这里仅仅以M.2 NVMe SSD进行对比说明,原因就是没有2280规格的M.2 SSD。尤达大师8K雷电扩展坞支持PCIe3.0协议,这也就限定了想要安装的M.2 NVMe SSD的类型,下面我用入门级PCIe4.0的M.2 NVMe SSD XPG翼龙S50 Lite进行测试,
从自己设备的测试结果来看,写入性能有些偏低,但读取性能已经可以看作是达到了极限。
不足的地方就是价格相对偏高,电源适配器体积偏大偏重,没有采用双M.2 NVMe接口设计,不能手动设置自动休眠时间。
网友评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