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把3块的米煮出10块的口感?煮饭届的天花板?东芝电饭煲深度体验
序
十几年前日本IH电饭煲是煮饭届的天花板,即便需要配合一个硕大的变压器才能使用,即使是日文的界面,但一直在国内日淘的产品里面是抢手货。几年前国产IH电饭煲研发并大量上市后,日本的IH电饭煲热度终于略有下降。我家也在四年前买了小米的IH电饭煲一直使用至今。最近拿到东芝家的IH电饭煲后,我把小米与东芝的电饭煲进行了煮饭对比,这其中的结果让我较为震惊,于是写下本文与大家分享。
什么是IH电饭煲?
上图是传统电饭煲,加热主要通过底部圆形的电热盘发热,通过热传送给锅体从而实现把饭煮熟,因此传统电饭煲的加热方式叫做电热盘加热。
而IH翻译过来就是电磁加热。它与电磁炉一样通过电磁效应加热整个锅体把饭煮熟,比电热盘加热更加均衡与快速,火力分散在整个内胆而不是锅底。再加上足够密封的环境,升温快,温度均匀,水分不会流失出去,就是IH电饭煲煮饭好吃的原因了。
从结果来说,传统电饭煲煮饭,底部跟顶部的米饭口感是不一样的,而IH电饭煲基本是一样的。
都是IH,差距在哪里?
那大家都是IH电饭煲,几百的跟两三千的,国产的跟进口的,都有啥区别呢?
内胆
电磁线圈通过给内胆加热的方式实现煮饭,那这个内胆造型、制造的工艺、使用的材质及厚度都决定了它加热的均衡性与导热速度。
东芝电饭煲的内胆叫做铜釜,采用6层材质锻造,最里层的钻石钛粉图层具有很高的导热性与硬度,很少有品牌使用。
此外,厚度也是IH内胆的核心,够厚的内胆能保证更加均匀的导热,国产内胆常见厚度3-4mm,日本内胆5mm为主。
我家三个电饭煲的内胆,小米底部光滑,国产有个凹口方便加热板贴近锅体,东芝这款底部做了蜂窝结构,使得热传递效果更加优秀。
从侧面看过去,同为IH电饭煲,小米与东芝的内胆设计完全不同,小米的是常见电压力锅内胆。东芝的底部与侧面角度呈60°的斜角,结合铜釜技术使热传导更均衡。
小米的内部是平面的表层,使用普通不沾涂层,三四年了涂层有些见白了。国产这款也是普通平面表层+不沾沾涂层。东芝则采用钻石钛粉涂层,有高硬度、耐刮磨、抗腐蚀、无毒性等特点,内胆耐用保底为5年。底部是东芝独有的内胆技术“釜底沸腾环”,一共有七圈,能有效的增大米饭受热面积。
三款内胆的重量上,小米的最大也最重,国产的尺寸中等但最轻,东芝的最小却接近小米的重量,内胆材质是东芝更好。
虽然说内胆的边沿不能代表锅壁厚度,但仍能代表一定的用料水平,从上视图可以看出,东芝内胆的标远厚度也达到了4.2mm,比其他两款都厚一些。
预设程序
IH电饭煲基本都是1000W左右的功率,煮饭程序什么时候全功率加热、什么时候降低功率、又在什么时候提升,因为内胆材质与煮饭设计导致各品牌都不太相同,煮出的饭自然也有差别。
东芝在顶部添加加热模块,进一步拉开细节上的差距。
预设程序上,常见IH电饭煲为饭、粥、汤三档,部分品牌还要APP来使用。日式的厨电产品极少有与手机APP联动的,功能都会在面板上提供。
东芝的煮饭模式有五种,分别是30分钟煮好饭的快煮模式、口感刚刚好美味模式、Q弹有嚼劲的稍硬模式 、适合老人小孩的软糯模式、便捷选择的标准模式,在煮饭这件事情上做得很精细。
除了白米饭,还有糙米饭、煲仔饭这两种米饭的延伸,再加上炖汤、蛋糕、蒸煮三个功能,算下来共有六大功能,比较全面。
东芝 3L 电饭煲
这款东芝3L RC-10LTC是原装进口的国行电饭煲,220V在国内直接插电使用,再也不需要买一个大大的变压器啦。附件一个饭勺、一个量米杯、一个蒸东西的塑料架子。
背后的能效标识,可以看到电饭锅的原产地是日本。
中文版的好处就是顶部按键都是中文的了,以前用日本版很多人都打印了中文贴在上面,有国行版就舒服很多。4个按键外加一个开盖开关老人一看就懂,我妈教一次也就会用它来煮饭跟炖汤了。
支持的烹饪内容如上图,品类还是比较繁多的。
上盖为卡扣式安装,顶部有加热管设计,加热米饭可以更加均匀,还可以有效的避免蒸汽在顶部凝结,滴水下去影响饭或是蒸食物的美感。
拿掉内胆,内部有文字“备长炭入”,意思是采用了备长炭PFA粉体涂层。备长炭其实是一种木炭的名称,原产于日本和歌山县,是由乌冈栎经过1300℃炭化而成的,将备长炭涂层添加到内锅,能够提高内胆远红外线的放射率,让煮出的米饭更加松软可口。
内胆侧面文字锻造、铜釜,锻造指的是锅底的制造工艺,铜釜指的是铜制的内胆,最外层材质就是铜涂层。
内胆左右两边有不同的刻度,对应量杯数量的水位。用白米来说,量杯2杯的米煮饭的水需要放到2的刻度,其余各项以此类推即可。这也是我见过最多刻度的一款电饭煲了,方便所有人使用是日本电器的一个习惯。
这是标配的量杯,一量杯平杯口的容量是150g,记得要结合电饭煲内部的刻度进行放水哦。
关于产品的介绍,就说到这里,下面我我们开始煮饭!
小米IH VS 东芝IH
我家IH电饭煲是小米饭煲Pro。我之前认为不同价格的IH差距应该在毫厘之间,没有用上10元/斤的好米应该吃不出区别。
而家里刚好只有3元/斤的普通米,这样也比较实际,如果普通大米吃不出差距,那太贵的电饭煲意义并不大嘛!
洗好米准备入锅,两边的米跟水是一样的量。
小米饭煲Pro精煮饭屏幕显示1小时整。东芝煮准白米饭的时间是65分钟。
上面是两个电饭煲做出来的米饭,大家看得出对区别么?
直吃起来的口感:差异巨大!
这个差异如何描述呢,因为小米的IH电饭煲我天天用,我吃起来就是很清晰的,3块钱一斤米的味道,一切正常。而东芝,我有吃到进口10元左右一斤的泰国大米的味道!
细节口感上,东芝的咬下去更润一些,更Q弹一些。而小米的就相对的没那么润滑,Q弹感少一些(注意,是相比而言)。
为什么肉眼看不出的差距,吃出来差距就那么大,我百微镜头找到了2点差别。第一点是左边小米我打了红圈的两颗米粒中间裂开了,小米有较多米粒都出现了这个情况,而这个情况在东芝的米粒就比较少见。以前我并不认为这是一个坏现象,但是今天似乎有些理解了。
第二个是小米电饭煲煮出的米粒,单颗粒细看有崎岖凹凸不平的表面,比较糜烂的感觉,而东芝的米粒比较顺滑,感觉是小米的熟透了,东芝的刚刚熟。
米裂开了,内部就没法保持湿润感了,咬下去就没有那么Q弹了。米边缘糜烂了,说明米饭被过度烹饪了。因此导致了口感上的润感、软感都有差距了,我想这是核心的原因吧。
此外,水分流失的测试,在几乎同样水量跟米量的情况下,小米的电饭煲煮饭一次水分流失74g,约流失16.4%的水分。
东芝的电饭煲流失水分是63g,约流失14.82%的水分。
或许这也是影响口感的原因之一吧?
日本人如何煮好白米饭?
在东芝这款电饭煲的说明书里,是这么指导我们煮饭的。
首先是洗米,需要6-7次之多,我们平时2-3次为主。
水量上,不同的米,以及需要不同的口感,可以根据刻度略微灵活调整一些。
煮饭的水,要讲究硬度,不能过硬,可以是RO净水器过滤的水,冷水很关键。
而最意想不到的一个点就是要翻饭,饭煮熟后,要马上开锅就把饭翻松,避免口感变弱。
大家有兴趣可以尝试一下,用同样的电饭煲同样的米饭,看看是否有不一样的口感变化哦。
东芝电饭煲懒人菜品尝试
煲仔饭
传统电饭煲做煲仔饭,要在煮饭到一半时再放入食材,懒人做法是提前一次性倒入所有食材...
按照普通白米饭放好水后倒入食材搅拌均匀,按锅仔饭模式,然后就去运动一下下就可以等吃了!
时间到后,打开马上翻饭!
圣光啊!你看到了这一锅诱人的米饭了么!
拍照的时候,我心里是默念着舌尖上的中国的台词的....
最后装碗,上桌!拍照~在圣光的照耀下,这碗米饭没有在镜头下留下太久,就消失了~
每一粒米饭,都被酱油与腊肠的油脂包裹着,发出亮晶晶的光芒,腊肠被榨出了油脂但又反过来吸收了水分,充满了软感又仍有韧劲,玉米粒跟红萝卜软绵绵的在它们中间,一勺放到嘴里,那种感觉.....就叫做幸福吧?
吃完了才想起来没有拍够,赶紧再装一碗来补一张图~~真的太诱人了,拍完几张这碗又被我干掉了。
牛肉抓饭
牛肉抓饭跟鸡胸肉抓饭是我的减脂午餐之一,方法源自羊肉抓饭,食材是牛肉若干或鸡胸肉若干,洋葱、豌豆、胡萝卜都切碎准备好,外加孜然粉。
一起倒入锅内搅拌均匀,按白米饭的档位一共65分钟。我这里说了是懒人方法,所以我不预先炒制了。
然后就又到了开锅开锅一瞬间的时刻!
这个牛肉饭,牛肉一定带筋膜多一点的,这样吃起来口感会才会丰富,,65分钟筋膜都已经软了,入口Q弹带有一点点嚼劲,配合着孜然与米饭混合在一起,吃很多次都不会腻啊!胖纸们!
当然了要学会根据自身需求定米饭与肉以及配菜的比例,控制好比例才是减脂的关键哦。
最后上个动图~半夜写这种文章,真的是受罪啊~~
梅花卤烧
猪梅花肉,这次对老餮来说,是听起来就会咂咂嘴吧的好东西,如果再加上个卤字,那更是口水直流。猪梅花肉只需要简单加上高度白酒与酱油、蚝油以及姜丝一起腌制,时间越长越好,我这里是2分钟。同样是使用煮饭程序65分钟,30分钟打开把肉翻面一次。
开锅画面如上~好的电饭煲水分流失是极少极少的,这种只靠酒跟酱油的卤肉也不会焦底。
卤肉切好装碟~猪梅花肉的特点就跟雪花牛肉类似,瘦肉之间穿插有纹理状的肥肉,所以吃起来就特别香。
盲猜《食神》里面的黯然销魂叉烧饭,用的应该是梅花肉,不然根本达不到销魂的效果,就好像我这碗简单的一荤一素,销魂到可以让任何一个成年男子在一秒钟扫光!
你,不心动么?
饭煲鸡翅
饭煲鸡翅是为了还原小时候奶奶炖煮的鸡翅。蒜、蒜苗、姜丝、胡萝卜、八角2颗、一丁点桂皮,外加料酒一勺、蚝油一勺、酱油两勺即可。
把各种配菜均匀的垫在下方,三种酱料混合后把鸡翅抹均匀再放入,同样是白米饭的65分钟模式30分的时候把鸡翅跟配菜搅拌一下。
淡淡的卤味没有像市场的卤菜那么重,鸡翅软到入口即化但皮却没有破。
把一个鸡翅放到嘴巴里,收紧嘴巴用力一吸,半个鸡翅的肉就跟骨头分离了!夹起一口米饭一起,感受蛋白质与脂肪冲击碳水的味道吧!
总结
我之前一直相信国货越做越强,但我忽略了当厂家对一个技术或产品进行了二三十年的耕耘下,累积的技术真的不是我们冲击几年就能随意超越的。可以做到无限的接近,要完全达到同等水平依旧还需要时间。
从我个人的角度讲:
用100元的普通电饭煲,可以把3元/斤的大米,煮出当年学校食堂1.5元/斤大米的味道。
我家这个国产小米的IH电饭煲,可以把3元/斤的大米,煮出3元大米应该有的味道。
东芝这个3L的IH电饭煲,可以把3元的大米,煮出8-10元大米的味道。
希望这个体验,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帮助,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啦。
网友评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