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囊妙计#关于耳机选购的不完全问答
无论通勤还是独处,声音都是一种不错的信息媒介,我们听音乐,播客以及其他声音,来追求「戴上耳机,世界与我无关」的安静时刻,从而获得短暂的内心平静。
耳机作为听音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自然值得我们注意。很显然,买一个适合自己的耳机,要比买一个贵耳机更重要。
不过,耳机的选购或许要比其他的电子产品要难一些,一方面耳机的品类比较繁杂,开放式还是封闭式?全尺寸还是小尺寸?耳塞还是头戴?动圈还是动铁?或许都需要提前做一番功课;更重要的是,耳机的价格区间跨度较大,从几百到几万甚至到几十万,都有相应的代表产品。
所以,从价格角度来看,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的耳机是否有明显的性能提升曲线,或许是我们选购耳机之前要弄清楚的一个问题。
随着价位提升,性能提升曲线是否明显?
目前,由于耳机制造业最常用的动圈单元大量在中国代工,代工厂的生产水平得到快速提升,淘宝上也就能看到很多高素质的动圈单元在卖。所以目前耳机底线水平在不断上升,你可以花几百块钱,甚至几十块钱就能买到素质非常好的耳机。
随着价格的提升,则是一些原来的民用旗舰机,比如森海塞尔的 HD650,或是 AKG 很有名的 K701,这些价位的耳机特点是都需要一定的驱动条件,声音素质比较有保证。
但目前耳机界有一个非常吊诡的事情,就是原来很多民用的大众价位耳机正在被一些更便宜的东西超越,比如飞利浦的 SHP 9500,一般简称 9500,它的声音素质可以和森海塞尔 HD600 相比。但可能飞利浦的产品策略不行,耳机迅速地调到了三四百块钱价位,这个价位,9500 几乎是一个素质无敌的存在。所以,200 到 2000 价位,真的很难说有一个非常线性的性价比提升曲线,大家更多是看口碑。
到了 2000 元以上,比如拜亚动力 T1,森海塞尔 HD800,它们都是属于 21 世纪的声音。因为依靠 2010 年前后动圈材料学进步,耳机的细节解析力和驱动条件和之前的动圈耳机有很大不同,之前耳机的表现可能要有取舍,但材料学进步之后,耳机厂商可以在自己的基础风格上追求一个比较全面的细节揭示。
价位再往上则是一些著名厂家发布的比较顶级的动圈耳机,以及一个被国产复兴的平板耳机品类,平板耳机介于动圈耳机和静电耳机之间,价位在 5000 到 2 万块钱之间。
继续往上则是一些静电耳机。比如奥菲斯(大奥)三四年前出了 HE 1 套装,它的定价是 8 万欧元,静电耳机可能是在声音素质上最不妥协的一种,但不妥协的同时,它就无法做到小体积,而需要以最大尺寸包住耳朵的外形,形态上,则是以非常纤细,柔弱的框架,加上一个大体积的桌面放大器来驱动。
奥菲斯
- 森海塞尔(Sennheiser)HE1 旗舰高保真HiFi静电耳机
- 京东:¥428000
静电耳机和普通耳机最直观的区别在于,它的耳机线和接口和其他耳机并不通用。同时,静电耳机的整个声音放大逻辑和普通设备不同,它需要耳机放大器接入音响系统,所以,静电耳机腔体需要非常高的电压驱动,这个电压要比普通耳机高很多。
总之,耳机的声音素质肯定随着价位提升而越来越好,但同一价位可能并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好即贵」关系,而且还要考虑边际效应递减。
从人耳听力范围来考虑,2000 价位的耳机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的音乐需求。再往上则是一些更挑剔、尖刻的耳朵,追求声音更全面更细致的展现,这就像 2K 屏和 8K 屏的区别,可能 2K 屏对普通人已经足够了,但是 8k 屏能在更大尺寸上做到更清晰或色彩更艳丽。
如何挑选适合自己的耳机?
买对耳机需要考虑三个维度:预算、使用场景、听什么。
第一个维度是预算,预算决定了买耳机的天花板,比如预算 500,这个时候或许都不需要考虑其他因素,直接选该价位的旗舰即可,因为预算的天花板决定了耳机选择的很大空间。
其次是使用场景,比如经常坐飞机、地铁,通勤时间较长。这个时候,主动降噪或许是最大需求,只在这个品类考虑,就可以把产品缩到几个品类,然后再去考虑是开放式耳机还是封闭式耳机,是头戴式还是随身式等,再去深究更多的使用场景,从而再一次缩小品类范围。
最后,就是要考虑听什么,比如古典、流行,但这些音乐分类都比较宽泛,比如歌剧、交响乐到小编制独奏都算是古典。
比如复杂音乐,巴洛克时期的大编制交响乐肯定要用一些很大件的器材或者说很强的耳机去听,而一些低音比较丰沛的耳机,则表现不好,声音很可能糊成一团。
耳机厂商也是一个制造商,老牌耳机制造商一般都有自己引以为傲的调音风格,同时保证一定的质量水准才能在这个领域长期的站住脚,所以每一个品类的耳机肯定以一个非常经典的型号为核心,然后发散出更高端更低端的型号,同时在声音,频响分布上有侧重。
但大部分人对音乐体系并没有一个学院式的完备认识(或许也没必要),同时音乐分类也有着无尽的讨论空间,耳机则有限。
对于普通人来说,可以请教耳机发烧友或音乐发烧友,来帮助自己更好的确定耳机品类,比如说告诉他们一些自己最爱听的专辑,最常听的歌手,这样他们就可以对购买者的音乐品味和即将推荐的耳机有一个基本了解。
怎么实地挑选适合自己的耳机?
预算,场景和听什么,这三个维度可以将耳机「购物车」限制在三四个之内,剩下的就需要让购买者亲自去体验这些产品,毕竟个人体验无法替代,推荐者很喜欢的产品,很可能购买者自己戴上之后并不喜欢。
耳机实体店都会有设备可以试听,但是这种试听其实并不推荐。因为实体店里一般都是耳机搭配自家器材或者搭配一个比较惯常的设备。这个时候去试听等于是购买者在一个不熟悉的情况下听一个不熟悉的器材。
比较推荐的试听姿势是:带一个自己熟悉的耳机过去,然后在同一器材下面比较二者的区别,比如索尼店里比较顶级的 Z1R,听起来感觉素质还可以,但试听者可能说不出它哪好,但如果带一个拜亚动力 T1 过去,虽然 Z1R 比 T1 贵一倍,但它们都是全尺寸,开放式耳机。这时候尽可能多的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就能得到一个明显的风格区分。
而且,这种对比并不需要发烧友「资质」,而更多需要逻辑思维,需要二者在同一条件下不停做 ABABAB 测试。如果我们听一个乐段越来越熟,就可以发现声音在不同耳机上的表现差异。
比如这个音,A 耳机可以表现出来,B 耳机比较模糊;或者这段钢琴音,A 耳机听着很有力,B 耳机则会柔弱一些。这种差异的感知就需要不断反复对比。就像《加州旅馆》,可以听前奏,听观众的欢呼,听声音的空间感,从而听耳机的定位,或者听吉他高音飙不上去,就知道它在中高赫兹频段上有频响缺失,也就是说这个耳机在某一个声音频段上面表现力不够,很多耳机都会有这样的问题。
普通人也可以通过听音得出这样的判断,但可能还需要一些知识,比如你听的这个乐器,它所属的声音频段大概多少等等。
除了考虑声音频段细节表现力(频响曲线),还需要考虑细微弱音(微动态)的表现,即看弱音有没有质感,比如一个很弱的鼓声,是像敲纸片一样,还是像正常有弹性的鼓声,甚至能听出鼓声的细微变化。
理想的音源,耳机厂商肯定都达不到,大家肯定都是在努力逼近理想中的平直频响曲线,逼近完美的源。同时逼近过程中,耳机厂商也会做自己的风格区分,这也是做品牌的一个思路,没人能做到尽善尽美,那就做出自己的风格。
除了要考虑声音好不好听之外,选耳机还要考虑一些更直观的因素,比如耳机戴的舒不舒服,热不热,闷不闷,重不重。有的耳机很好听,但是戴头上很重,十分钟就颈椎受不了,这也不行。
刚买来的耳机要不要煲?
通过发烧友的推荐,以及自己的试戴之后终于买到了喜爱的耳机。这个时候又遇到另外一个「玄学」问题:耳机要不要煲?
其实煲耳机是从煲音响来的,煲音响是由音响喇叭本身的物理特性决定。这和买新车要有磨合期一样,发动机刚运转起来时会有一段磨合期。这也是一个东西进入最佳工况的必经时期。我们经常说一个耳机或者音响耐煲不耐煲,就是说它进入最佳工况的时间有多长。
在发烧友看来,煲耳机更多是个买耳机回来的行为艺术,换句话说,要不要煲耳机,完全看你自己,你更想听到它成熟稳定的声音,并且你相信这个煲机是有效果的,那你就可以去煲。如果你认为耳机出厂后物理特性就已经完全不会变了,那你就不用煲,正常听就行。它应该是一个很快过去的阶段,如果你正常的使用和欣赏它,你不应该在意这个事情,完全丰俭由人,这是心态的体现。但从客观上来看,煲耳机确实有可闻差异。
其实一个东西进入自己的理想工况,确实需要一定时间,比如动圈耳机有很多的喇叭,它上面的振膜有一些胶质、粘合的东西,它可能需要一定时间去适应振膜的动态,来达到理想工况。
总之,煲耳机确实有用,但它或许不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耳机买完,还买播放器吗?
我们目前更多用手机听歌,智能手机确实整合了很多功能,但这并不意味着手机可以取代所有附庸设备,比如你爱读书,你可能会随身带一个 Kindle。比如你爱听古典乐,你可能会在家里的桌面摆一些台式解码器,耳机放大器,功率放大器,这样可以充分驱动你的全尺寸耳机,同时又不会被音源所限制。
同理,如果你爱听音乐,并对音质要求比较高,那么或许可以考虑一个驱动力稍微好些的播放器。
手机整合流媒体更多是为了听的方便,比如你走在街上不会太在意音质的时候,听播客、听音乐就可以用手机。但当你很想听一张专辑,又找到了无损文件,也就是当你想认真地听点什么的时候,随身听(MP3)可能更适合你。
那么随身听和手机之间的音质差别可以被人们感知到吗?或者换句话说,我真的有必要入一个播放器来听音乐吗?
每一个耳机和放音设备其实都有自己的阻抗匹配,也就是耳机的阻抗和灵敏度一定是匹配一个设备的输出功率。而手机的输出功率肯定是为了配耳塞而设计,所以手机的驱动能力对于高级一点的耳机肯定不足。
世间万般耳机除了静电耳机需要高压驱动外,其他的耳机插在手机上都能响,但这个响就又有万般的不同,苹果 EarPods 插在 iPhone 上就是 EarPods 的声音,但如果用一个专业的播放器搭配万元价位的耳塞,耳塞里面是多动铁的单元阵列,这样出来的声音肯定和 EarPods 不一样。
所以,更好的播放器有可被感知的更好音质,如果你特别爱音乐,而且听的音源特别好,播放器确实有必要。目前国内也有发烧随身听的概念,MP3 品类也随之复活。不过在正常消费者眼里,可能都卖的比较贵,一两万是比较常见的价位。
二手耳机有必要入吗?
如何抵抗消费主义的侵蚀?就是多买二手商品把音响市场的换手率变高。
1937 年,西德拜亚动力公司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副动圈耳机 DT48,直到现在,当年的 DT48 如果没有经过人为损坏或产品品控上面的问题,应该有一大半还可以正常插在设备上用。
动圈耳机中最重要的动圈喇叭,如果没受到损坏,正常一天听两三个小时,二三十年应该没有问题。所以说,二手耳机在质量上靠得住。
所以,二手耳机的损耗度很低,也是一个能用很久的产品。
剩下的则是取舍问题,耳机毕竟比较私人,和皮肤接触比较多。如果你有一定洁癖,则可能很难接受二手耳机。
比如日本有些大的耳机店会专卖二手耳机,他们将每个耳机都套上袋,然后贴上标签,表示这个耳机哪里磨损过。有的标签会写上「生活臭油」,意思是说这个耳机有生活的臭味,有汗味,有先前使用者留下来的痕迹。所以,能否接受二手是一个很重要的考量。
除此之外,二手耳机也不是简单的「一手 5000,二手 1000」的打折游戏。各个品牌各个型号情况不同,甚至会出现二手比一手贵的情况。具体价格还是要看型号、产品。比如音响非常辉煌的时候,美国和日本在 80 年代,90 年代泡沫经济还没破灭的时候,做出了非常棒的耳机产品,那些耳机就贵的很夸张。
比如索尼做了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封闭式耳机 R10,这个耳机的技术下放在当时量产了一批家用耳机 CD3000,这个耳机在今天看来可能是一个很不健康的声音,它的低频非常多,这是因为在当时 90 年代音响就是唯低频论,听到低频人们就会感到很震撼很爽。
CD3000 耳机从声音上可能和现在 2000 价位耳机差不多,但成色好一点的二手 CD3000 可以在闲鱼卖到一万二到一万五左右。所以,二手耳机更像是乐器,就像一个绝版、限量版琴一样,保值率很高。
CD3000
耳机社区有哪些?
从选购、试戴、煲机、二手整个流程下来,这个时候如果还对耳机有更多的兴趣,或者有一些耳机选购的问题,比如求推荐,耳机社区或许是很好的选择,比如国内的耳机大家坛和耳机爱好者俱乐部,也被称为绿坛和紫坛,成立都已有近二十年时间。
耳机发烧友也算是一个非常怀旧的人群,这两个网站至今还在沿用 BBS。虽然有贴吧微博这样信息更快捷的渠道,但论坛仍是耳机发烧友更习惯的讨论环境,耳机发烧友其实在社交媒体上并不是十分活跃,更多活跃的是商家,因为他们需要将触角伸到数码领域,找到更大的客户群体。
耳机发烧还是消费主义?
你把它真正当成一个爱好,发烧更多的是你摆脱了对一个器物的根本认知,你不把它认为是一个你生活的简单配件,或者被你使用的物品,而认为它是一个玩具,甚至是一个你投入感情和精力去研究的一个门类。
比如数码发烧友,他们不仅在使用手机,还在研究手机,这也不是和经济实力简单挂钩,比如说有人一代一代 iPhone 一直追新的买,但他对于每一代 iPhone 的性能迭代、每一代芯片的变化、性能的变化,屏幕参数的变化,都非常了解。他们对手机的前沿资讯非常关心,同时他也会投入一部分精力和财力去研究它。
而耳机发烧友这个方面投入的可能更多一些,毕竟听音乐是一个相对来说比较专一的欣赏行为,他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研究和更换组合搭配自己的听音设备,这就是发烧友,虽然这个东西很容易被一个消费主义的概念替代——大家买就是一个发烧友行为,但真正投入精力去钻研它的发烧友,肯定不认为它是一个简单的购物行为。
希望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
网友评论
写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