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塔坐落在陕西省西安市和平门外的慈恩寺内,建于永徽三年(652年)。为安置玄奘(唐僧)千辛万苦从印度带回来的经籍,唐高宗李治专门下令建造了此塔。大雁塔初建时只有五层,外表砌砖内心垒土,后因塌毁又重建为十层。唐武则天长安年间(701—704年),大雁塔被改建成七层,为楼阁式青砖塔,平面呈正方形,由塔基和塔身两部分组成。明代时塔外又包砌了一层厚砖,磨砖对缝,坚固异常。 大雁塔原名慈恩寺塔。慈恩寺始建于隋代,初名无漏寺,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太子李治为追念其母文德皇后而扩建寺院,更名为大慈恩寺。寺院建成后不久,名僧玄奘(唐僧)迁来此院翻译佛经,历时十九年,译经74部,并创立了佛教慈恩宗,从此寺院名声远扬,香客云集,盛极一时。不幸的是寺院在唐末遭遇兵火,殿宇全部烧毁,只有大雁塔保存了下来。如今寺内所存建筑均为明、清两代重建的。 唐代以来,每逢正月十四、十五、十六三日,大慈恩寺都会举办传统的“雁塔庙会”,极为繁华兴盛。这里也是历代文人墨客会萃之地,举子及第后来此“雁塔题名”遂成为士子们仰慕向往之事。此外登塔题咏也成为文人们的一大乐事。诗人杜甫、岑参也曾登上大雁塔,留下千古名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