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广州千年古寺·六榕寺

-- 作者:缘觉行者

在广州这么多年,进出六榕寺不下几十次了,还是头一次想把六榕寺的风光风貌记录下来。怎么说都是值得记录的。【广州六榕寺简介】广州六榕寺早在南朝宋代(420一479年)已建有佛殿,称广州宝庄严寺。永徽元年(560年),舍利塔再次示现瑞象。王勃《碑记》中追述:“是岁也(650年),忽於宝塔重睹神光:玉林照灼,金山具足,倏来忽往,类奔电之舍云;吐焰流精,若繁星之转汉;倾都共仰、溢郭同窥......。”宝庄严寺上座宝轮和尚借重各级地方官(其中有皇族成员、广韶等州都督李燧)之力重修寺塔。上元二年(675年)十一月,王勃往交址省亲,途经广州,此时宝庄严寺舍利塔已经修葺一新,僧素都仰王勃大名,对他传说本寺史略及此次修塔因缘,请他撰写重修碑记,王勃慨然命笔。 宋元祐元年(1036年),本寺住持德超和尚、驻锡此寺弘法之名僧道琮和尚、南海郡人前任凤翔府宝鸡县主簿林修以及信士王衢等众檀越,共议重建宝塔。绍圣四年(1097年)六月三日,新塔落成,塔壁佛龛供奉贤劫千佛等圣像,自此称千佛塔。 宋元符三年(1100年),苏轼来净慧寺留题墨宝“六榕”二大字,後寺僧榜诸山门,世间遂有“六榕寺”之称谓,但那时是俗称而已非寺名也。当时此寺有六株古榕,九口古井,至今尚存“吊碑井”於南墙外侧。清光绪元年(1875年),继咸同年间修建殿宇之後,重修千佛塔亦告竣工,此时撰《重修六榕寺佛塔记》,净慧寺始正式易名为六榕寺。 清初,“环寺驻防”之清兵目睹千佛塔色彩斑斓,以其远东习俗称谓呼之曰“花塔”,故净慧寺亦曰“花塔庙”。民国重修时,“为通俗计”,在公函、募捐告示和《碑记》中悉称“花塔”,於是成为正式命名沿用至今。 ......

1 /
看美图,学技巧。摄影者的坚持与审美,扫一扫关注摄影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