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财经网唱衰 坦率地聊聊锤子科技

2018-11-08 11:38 易大师 A+

  喜欢是一种毒药,把人潜在的激情恣意地发挥出来,且愿意无偿付出代价,仿若初恋一般。我喜欢锤科和老罗,可能比别人多一点点。今天不小心看到财经记者刘以秦的分析文章《手机落败之后,罗永浩的下一个陌生江湖》,我已经意识到自己心中那团略带愤怒的火焰,如果不是一名科技从业圈的锤粉,说不定我此时更愿意关心自己房子维权这种破事。

  所以,我是专门来为锤子科技抱不平的。糖炒栗子(刘以秦微信名)笔下的文章既遵守了财经行业谨小慎微的写作精神,亦引用了第三方数据等客观事实,看上去简直把「理性分析」四个字诠释得坦坦荡荡。而我偏要用感性的文字,试图反驳一下她的观点,此时,我是一名忠实的锤粉。

  此文的观点将没有任何数据支撑,完全是出于我本人对锤子科技和老罗的理解,这种理解近乎痴迷也一点都不为过。罗永浩从一名英语老师或者说相声演员的角色,转而出任科技公司的CEO,与华米OV显然不在同一个天平之上。但是,我们的世界可能并不缺乏成功的机会,缺乏的是挑战的勇气和无畏的精神。显然,锤科的境遇一路都不怎么平坦,尤其是目前国内整体经济存在微妙洗牌的大环境下,每一家创业型公司都或多或少地面临运营上的困境,或市场被挤压,或资源被垄断,或资金流断链,以至于公共账面不好看,从而打击了投资者和消费者的信心。但是我们看到,在罗永浩的带领下,锤子科技似乎从没放弃过,从最初的SmartisanOS到单一手机业务,再到拓展生态链,这家公司试图努力跟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甚至在产品思路和设计层面领先于潮流。

  我不确定这种来自内心深处的乐观,到底能够产生多大的经济效益。有时候,我们会觉得,能在这个行业活下来就已经是个奇迹。一个平凡的公司如此,每一个平凡的中国人何尝不是如此。工作和劳动给予了每个人存活的条件,但是公司的生存条件又该靠什么来维持?硅谷型互联网公司从极小的业务做起,成为全球巨头,和自由开放的美国政策不无关系,但在国内似乎难有这样的空间。于是,一旦越过高墙的人就会觉得,想在中国生存,靠的是舍友不杀之恩。

  说来真惭愧,本人支持锤子科技,也仅限于温暖地支持一下。有合作返现时在t.tt这种强迫症网站上买点书籍和POLO衫,有降价优惠券时买点坚果3这种千元手机送给父母和长辈朋友,自用备用机还是公司的坚果Pro2媒体评测机,对于锤子科技的利润贡献实在是过于微小了。但是,自认为有着不一样审美的阶层,对于这种薅羊毛式的消费习惯,却有着极为执着的追求。选择京东而抛弃淘宝,选择优衣库而抛弃海澜之家,这些人一定也是强迫症患者吧!

  我们习惯对这种热衷进行自嘲,完全不在乎外界的评价,唯一可以确认的是,我们喜欢这样做,并且就这么做了,因为这完全是个人的选择,不存在后悔一说,以至于能够在任何情况下,都保持了极端的坦诚。卖手机只是为了交朋友,一根USB线的利润是20块,发布万元显示器,发布会现场直播翻车,脸都快被自己的手打烂了。人生,好难啊!!!我们似乎从这种艰难中,发现了自己的影子,一个活生生的偶像级中年男人,流在他身上的是汗水,流在我眼中的是泪水。只不过,这泪水也是温暖的。真诚的人被无限感动,看热闹的人只会无限悲凉。

  糖炒栗子的文章并不算黑,但是结尾渲染了一种人走茶凉的沧桑,我刚好对这种结尾极为愤怒。也许她去过现场,也许她所在的发声媒体与锤子科技并无利益关系,但是,这样的情绪导向,对极端锤粉而言却是一种无形的伤害。我们多么希望他能走出困境啊,也许现在并没有多少人真正需要加湿器和登机箱,但是,我们仍需要梦想啊,只是,这种梦想,说起来太让人笑话了,坚持太过,总是虚无。商业上的不成功,掩盖了背后追梦人的努力,也许真有那么一天,我们在讨论当年的时候,那段曾经让人痴迷的时光,以及少许的遗憾。

  锤子科技的产品竞争力确实弱小,但我真不希望就这么放弃了,想找个有话聊的锤粉已然不易,想找个无广告,高效率的安卓手机也没有多余的选择,那我们以后该怎么办呢?我们总要找到一点信仰和寄托吧!我的坚果黑方键盘,还没有上架呢,怎么可以就这么没有了。花了这么长时间建立起对一个品牌的信任,回头看见一大帮人假装在杞人忧天,其实他们都不太关心这个品牌的生死,只是职业性地蹭个热度。

  希望,这份热爱和痴迷,能够维持一家小而美公司的运作,把朋友一直交下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公司立场无关。】

  【本文仅在PConline和Tumblr发布,谢绝任何转载。】

下载太平洋电脑网App,看更多相关内容
分享到: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