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本

最近走红的特殊“人” 18万家企业都在争抢!

李飞 原创 2020-03-13 09:19:50
笔记本_趣闻杂谈

  [PConline 杂谈]今年年初,人成了稀缺资源(毕竟大部分都躺在家里做贡献)。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少企业的复工复产面临严重的“用工荒”问题。各地政府、工厂纷纷上演“抢人大战“。当这种难题摆在面前时,机器人行业又回归了大众的视野。

  在生活领域,无人配送车、无人配送机、配送机器人正轮番上阵,致力于代替人工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问题。在医院里,消毒机器人、送药机器人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天,就跟大家聊一聊当前这群特殊“人”,并借此来分析机器人相关行业在接下来一段时间的发展。

最近的事“催生”了机器人的发展

  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之处就在于我们往往能从文字符号本身就能够联想到其对应的“含义”。过去在很多人心中,机器人=机器+人,也就是“长得像人一样,能够干活的机器”。

  比如下面的这几个:

  但是,随着我们认知的增长,发现原来机器人不止存在于影片、高科技展览上,也存在于我们身边,比如:海底捞的送餐机器人、超市里的无人结账机器人等。

↑送餐机器人

  由此可见,这些疫情机器人崛起的背后,是有着很深的“群众基础“,机器人已经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从网络公开的数据来看,春节后至今(疫情发生以来),有关“机器人”的相关热度有明显提升。

  如果将“机器人”细分,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将之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一类服务于工厂的流水线,另一类更多出现在零售、餐饮、家庭等与日常生活更近的服务场景中。在此次疫情中,积极上岗的正是后面这类服务机器人。当然,工厂的机器人也功不可没,如生产口罩。

↑全国首个柔性AI视觉口罩机,日产口罩超15万片

  由于疫情期间大家习惯性“躺在家里做贡献”、“小区封闭限制出行”等问题的存在(最近情况好了很多),企业工人复工难的问题萦绕在各行各业上,尤其是像快递、外卖这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服务业尤为严重。加之无接触服务在这个特殊的时节更令用户偏爱,因此一批机器人快递员、机器人送餐员匆匆上岗!

  接下来,就给大家介绍几款在在我们生活中可能遇见的(或者已经遇见的)无人配送领域的机器人。毕竟,这一领域的机器人可以说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1、室内配送机器人(平层)

  适用领域:大厅、超市等

  这类机器人由于主要服务于较为开放空旷(地平)的领域,用于酒店、超市、大厅等人员的引导,亦或者充当配送员,适合于在小范围应用,比如海底捞的机器人,医院里的送药送餐机器人。

  据了解,华住酒店集团在疫情期间派机器人为酒店客人累计送了24000余次物品。京东也通过智能配送机器人使武汉第九医院在疫情期间的配送不被中断。

  2、楼宇内配送(跨楼层)

  适用领域:酒店、公司等

  这类机器人主要用于写字楼、商圈、社区的末端配送,机器人自动驾驶,能自主避障。当然,它们没有手指来按电梯,因为这些配送的机器人长得都不像“人”。

↑顺丰的配送机器人

  比如顺丰的机器人,它们通过接入电梯控制系统,自动呼叫电梯,实现全楼宇配送到人,并且可以多机协作,实时联动,配合楼宇管理规则排班。由于采用的是整机模块化设计,楼宇配送机器人还可以根据不同场景和业务需求,量身定制不同的功能和收派件隔口。

  3、社区内配送(闸机到楼下)

  适用领域:小区等

  疫情期间,小区住户的收快递和取外卖一样成了难题。但与楼道或者大厅等有限区域相比,社区配送对机器人的要求更高:定位、人员、路障等。近期,京东物流自主研发的智能机器人已经进驻深圳宝安丽景城小区,这也是全国社区首家机器人“无接触配送”服务。

  这款无人车安装有雷达、GPS定位、以及防撞系统等,能够准确地识别周边环境变化。同时,当前其设定的速度是每小时3公里,相当于一个人慢走的速度,遇到障碍物后就会停下来,所以即使是小区行人较多时,也不用担心无人驾驶的安全问题。

  送餐方面,美团也推出了社区送餐的无人车。

↑配送流程

  据了解,自2018年3月至今,美团无人配送已经在中国多处完成了包括B端、C端及B端到C端的完整闭环运营。截至目前为止,在北京、上海等多地落地测试运营。(期待早日见到~)

  此外,在医用、无人机、安防等方面也有不少机器人的应用案例。

↑医院的消杀机器人

疫情期间很少见  难道是“PPT机器人”?

  “我没见过”“我没听说过”也许是很多人的第一感觉。

  的确,即便是在北京,编者也鲜有见到上述机器人(ps,也可能是地方太大)。

  那么,这些机器人为什么这么难得一见?

  据了解,在疫情期间,大公司如京东、美团、苏宁、顺丰等派出了自己的无人配送机器人,许多创业公司如智行者、驭势科技等无人车公司也在疫情中发挥了作用。

  但是由于无人配送涉及到技术开发、产品应用、客户需求、应用成本、政策补贴等多方面的因素,落地需要多方力量的协同。即便是在北京,这些服务机器人也只在金融街、东升科技园以及某些医院中工作,而且数量不多。

↑北京某医院的机器人,可以看到大家还是以好奇为主

  比如北京的东升科技园,疫情爆发后,随着园内开始逐步复工,上班族的订餐需求也在增长。九号机器人公司研发的多台S2机器人投入使用。媒体称,其日均订单量能达到150单,但是这个数量,还不及园区内一家企业的员工数。而编者从复工多日的朋友口中了解到,对此事“不清楚”。

  因此,尽管在疫情中的确有机器人参与类似的工作,但也都是属于“实验性”,数量较少,真正离“落地”和大规模使用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

  不过值得点赞的是,这些机器人的“生产力”的确强于人工。比方说外卖小哥,其一天的接单数50单左右(网络数据),而东升科技园的机器人则可达到150单,也就是一个人可以顶3个外卖小哥。而精准的定位,配送时间预估等,也强于外卖小哥的“先生,您的餐到了,下楼取餐”,其实“人还没从店里出来”。

↑即便不在疫情期间,也有不少单位为了安全(骑车),也会禁止外卖人员进园区

疫情之后,这些机器人何去何从

  “可以说,今年的疫情是对机器人行业的一剂催化剂,让许多人意识到这种机器人尤其是服务机器人的潜在价值。”行业专家表示。但在疫情之后,机器人的发展仍然需要时间。“这是一个比较慢的赛道,但这个市场早晚会来”,机器人投资领域的石东华说。

  挑战一:成本问题

  服务机器人的到来,替代的就是人的工作。而随着疫情的有效控制和防护措施的得当,人的稀缺性变得不是那么紧张。

  根据近期美团方面发布数据显示,自2020年1月20日至2月23日,美团外卖配送平台新招聘7.5万名劳动力成为外卖骑手。可见即便是在这种特殊时期,人依旧是”支柱“。

  另外,2018年全年,仅美团就有270万骑手工作,而在截至2019年10月的一年里,通过美团获得收入的骑手增至370万人。虽然机器人可以高强度工作,但是在如此众多劳动缺口的情况下,机器人替换人的成本显然会很高。(想到了《机器人总动员》的场景)此外,还有快递行业,人口压力更大。

↑需要服务的人越多,提供服务的人(机器人)就要越多

  从机器人的生产研发来看,其成本也是不菲。目前,机器人专业在很多学校只是一个培养方向,但现在高端人才奇缺,而且使用一个人的代价越来越高。(这也是为什么最近高校频繁新增人工智能专业的原因)。资本方面,对于起步型机器人创业公司,更需要做5-8年的长线准备。即便是科技巨头的百度,它们的无人驾驶汽车,研发多年时至今日仍未有明显的“回本”。

  挑战二:技术制约

  硬性技术方面,机器人产业链可分为五个部分:研发、零配件生产、机器人单体制造、系统集成和售后服务。机器人的制造环节涉及几百种物料,它是一款偏“重”的产品,需要长时间的技术积累和打磨过程。而面对疫情这类的突发事件,机器人也势必要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新功能,比如路障规划等。

↑机器人核心部件国产仍需自强

  软性层面,在目前通信技术等各项条件的制约下,即便有疫情的催化作用,无人配送等服务类机器人要到成熟阶段,依然需要时间和客观条件的进一步发展。比如运营商口中常说的ABCDEHI5G技术,即人工智能(AI),区块链(Block),云计算(Cloud),大数据(Data),边缘计算(Edge),智慧家庭(Home),物联网(loT),并基于5G网络,这些技术的相互结合,才能够催生出优秀的服务机器人,而不是”能用的服务机器人“。

  此外,诸如广泛投放机器人,会不会发生共享单车类似的问题也是许多人比较担心的。

  优势一:行业增长潜力凸显

  面对劣势的同时,在另一方面,机器人的增长潜力凸显。据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的简称,国际机器人联合会)2019年世界机器人报告显示,服务机器人在2019年销售额增长了32%,达到92亿美元。另外根据企查查的公开数据显示,仅近2020年成立的有关“机器人”的公司,有近5000家,而目前所注册有关机器人的公司则约有18万家,可见资本对该领域的重视。

  政策方面,中国已经为机器人产业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促进计划。根据工信部在2017年12月发布的《促进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今年中国计划完成智能家庭服务机器人、智能公共服务机器人的量产和应用,而医疗康复、助老助残、效仿救灾领域的机器人也要实现样机生产、完成技术和功能验证。

  优势二:人口红利逐渐消失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2018年,中国60岁及以上老人占总人口比重从2000年的7%增长到了11.9%,并继续增长。与此同时,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人力成本都在增加。“现在的人宁愿拿少工资坐办公室,也不愿意为了收入去户外奔波(送餐/快递)”不少人士表示。

  而根据行业媒体的消息,大约从2013年开始,使用人工和使用机器人的成本变得“差不多”了。跨国企业不断讨论的“将工厂转移到东南亚”也透露了这一点——中国的人工变得更贵了。所以,机器替代人成为了最佳的选择和趋势。

总结

  总的来看,未来机器换人是大势所趋。随着人口红利的减少,并且在国家“智能制造、产业升级和效率提升”的大方针下,再加上技术的升级,加上人对机器人从“好奇”到“习以为常”观念转变,未来,这种疫情背后的“人”,一定会成为我们日常生活工作服务的“人”。

  但目前来看,只能说:机器人行业很有想象空间!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太平洋科技,阅读体验更佳

网友评论

聚超值推荐

更多优惠

相关推荐

相关产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