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

冷链食品频繁检出新冠病毒,这个家电使用需注意

Ting 原创 2020-12-06 00:15:33
大家电杂谈

  如今国内疫情防控已经常态化,虽然国外疫情依旧严重,但是国家严格管控境外入境人员,有效的切断了疫情的传播。不过狡猾的新冠病毒寻找到了其他的输入途径,那便是冷链运输,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播疫情。近期进口冷链食品及其外包装频频出现核酸检测呈阳性,国内多地的本土新增病例也有很大一部分与进口冷链相关。

 

  前段时间的北京新发地以及大连、青岛的疫情都是由冷链海产品引起的,而最早武汉疫情的起源地便是武汉华南海鲜市场,这不让人怀疑是不是也是由进口的冷链产品引起。而这也引发了民众对冷链食品安全性的关注。那么冷链食品还能不能购买?除了国家的严格管控,有哪些防疫措施是我们能做的。

  进口冷链产品还能不能购买?

  据研究,常温条件下,在21–23°C时,新冠病毒在铜表面无法存活超过4个小时、在纸板表面无法存活超过24小时、在不锈钢表面和塑料表面无法存活超过3天。而在4°C及-20°C的低温条件下,3周后新冠病毒仍具有传染性。而冷链产品在包装、运输、零售的过程,温度一般都控制在-18℃左右,这也就意味之冷链将为新冠病毒的传播提供一条很好的途径。

  那么进口的冷链产品还能不能购买呢?实际上有一点大家需要知道,那就是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并不意味着一定是具有传染的活病毒,活病毒、死病毒以及病毒碎片都可以检测出核酸阳性。关于进口冷链产品检出新冠病毒这个问题,我国的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进行管控,11月9号就针对进口的冷链食品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

  所以在国家强力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下,最终流入到消费者手中的绝大多数都是十分安全的食品。因此,进口冷链食品还是可以放心购买的,不必过度恐慌。

  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面对通过冷链传播的新冠病毒,我们最先想到的防疫手段就是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品,接触了生鲜的手不要去摸口、眼、鼻子,购完物之后用肥皂、洗手液或者流动的水彻底清洗手等手段。不过我们却忽略了一个问题,就是购买回来的产品并不一定能够一次性吃完,如果吃不完就要面临着存储的情况,而存储食品的地方便是冰箱了。

  前面我们说到,在4°C及-20°C的低温条件下,3周后新冠病毒仍具有传染性。而这个温度范围正好对应了冰箱的冷藏温度和冷冻温度。也就是说冰箱也是病毒传播的温床。那么怎样才能避免冰箱成为病毒传播的帮凶呢?

  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洁消毒

  首先便是要定期对冰箱进行清洁和消毒。常见的冰箱清洗方法就是用热水和肥皂水,或是小苏打进行清洁擦拭,这些方法能够有效的清洁冰箱,去除异味,也有一定的杀菌消毒效果。当然,为了更好的杀菌消毒效果,建议使用用1000~2000mg/L季铵盐类消毒液擦拭消毒,作用时间30分钟,清水擦浄,或者用75%酒精擦拭消毒两遍。需要注意的是,含氯消毒液对人体有害不能用于冰箱内部的清洁。

  此外,冰箱的隔板和箱门的密封条也要擦拭清洁,这里极容易滋生细菌。还有冰箱清洁是要注意断电,避免造成不必要的风险。

  正确存放冷链食品

  对冰箱里的食材进行严格的分类摆放也是很有必要的。该购买回来的冷链产品,一定要注意和其他食材分开存放,特别是和一些熟食,避免交叉感染,最好是用独立可密封的保鲜盒对食材进行分类存放。也可以将买回来的肉分割成小块,按一次食用的量用保鲜袋分开包装。

 

  如果购买回来的冷链食品短暂放于冷藏室,由于在冷藏室食材会慢慢解冻,流出来的水会污染其他食材。因此最好将它们放置于冷藏室最底层,用容器盛放,防止污水外流。

  写在最后

  新冠病毒虽然能够通过冷链传输,但在国家强有力的防疫措施下,最后到市面上售卖的产品大多数都是安全的,我们消费者还是可以放心购买的,不必过于惊慌。但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依然要做好各种防疫措施,特别是冰箱这个存储食物的电器,在这个特殊的时期一定要格外注意清洁和正确的使用。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太平洋科技,阅读体验更佳

网友评论

聚超值推荐

更多优惠

相关推荐

相关产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