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消费电子市场整体低迷的境况,也对国内音频硬件市场的发展带来了影响。
洛图科技(RUNTO)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国内音频硬件整体市场销量同比仅增长0.4%。
具体到细分市场来看,智能音箱产品整体表现乏力,上半年销量下跌19%,拖累了整体音频市场的增长空间。
但另一方面,户外、出行等场景需求的增长,让运动耳机等户外产品市场回暖,成为了抵消整体市场颓势的增长引擎。RUNTO数据显示,2023上半年,国内耳机市场销量同比增长6.6%。
耳机市场出现新热潮的背后,是传统蓝牙耳机向骨传导、开放式、不入耳为代表的新品类的迭代更替。当然,这样的趋势早在2022年就已十分明显。
IDC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国内蓝牙耳机市场出货量持续下滑,骨传导耳机则逆势爆发,出货量同比增长123.6%。2023年二季度,不入耳耳机销量同比增长283%,销售额同比提升389%。
这其中表现亮眼的并非传统大牌,而是韶音这种深耕细分赛道的强势品牌。有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Shokz韶音单家销售额占据整个国内骨传导耳机市场的59.0%,出货量方面也保持领先,市占率达36%。
成为细分市场“独角兽”,韶音做对了什么?在2023年上海国际消费电子技术展(Tech-G)期间, PConline采访韶音中国区CEO杨云,给出了问题的答案。
1、保持克制,不盲目做加法
“我们对于消费者比较专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理解为克制。”杨云表示,韶音只做对的、有价值的事,舍弃掉一些会分散团队精力、公司资源的事情。
比如把精力放在产品研发、体验式营销以及内部的组织成长上,任何的决策都先考量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和预期,是不是能够满足品牌的长远发展,决策究竟是有远见的,还是短视的,如果是后者,韶音便不会盲目做加法。
杨云对PConline表示,基于骨传导的各项技术体系、不同的产品形态,韶音都做过非常多的产品研发,但只有先说服了自己,认为能够满足消费者苛刻需求,获得良好市场反馈的时候,韶音才会把这个产品推向市场。
对于下沉市场、存量替换市场保持冷静与克制,同样体现了韶音这家公司的与众不同。
ResearchAndMarkets.com曾公布过的数据显示,全球入耳式耳机和头戴式耳机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32年达到1846.1亿美元,换算下来超过了1.3万亿元人民币的规模。
试想一下,这1.3万亿入耳、头戴式耳机市场份额,未来如果有一部分能转化到骨传导、不入耳耳机市场中,对后者来说也算是一个十分可观的增量数字了。
“挖掘存量替换市场,或许对很多平台、品牌来说很重要,但却不是韶音首先考虑的。”杨云坦言,就现阶段来看,韶音在中国市场能够touch到的地方,能够覆盖的人群,大概在千万级别左右,去年韶音在中国卖了一百万只耳机,覆盖的精准度已经很高了,挖掘的深度已经足够深了。
实际情况也是如此,在骨传导耳机领域,韶音持续占据头部梯队阵营。例如截至今年9月初,美国亚马逊不入耳耳机销售榜TOP10中,韶音有4款产品上榜,其中3款产品进入销量前四名。与此同时,价格排行榜的前三名均为韶音产品,体现了韶音的高端化定位策略。
2、专卖店不是终点
从技术研发到产品力的不断提升之外,品牌发展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核心环节,那便是销售渠道。这两大板块并非各自独立甚至割裂的,而是需要打造一种强关联性来帮助品牌成长,在韶音内部,这种强关联性叫双螺旋创新结构,也就是技术突破和用户思维两者相辅相成。
这里提到的用户思维,很大程度便依托于韶音的门店体系而来。据了解,韶音在全球布局进驻了超过两万家门店。去年开始布局专卖店体系,目前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多个城市的核心地段,都开设了超过30家门店。
杨云表示,在韶音的销售体系中,相对于线上,线下的品牌体验感会更好,比如说不入耳的聆听体验,舒适的佩戴,更能促成产品的交易转化率,有的门店可以做到30-50%的转化率。
从整体订单分布来说,线上渠道与线下门店的销售占比较为持平,这也是韶音相较于同类品牌而言较为独特的地方。
当然,门店不仅是用户体验产品的重要场景,也是团队收集用户反馈的重要渠道。杨云所管理的韶音中国区团队,都需要深入一线与消费者直接对话,以此来确保产品的持续迭代和改进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
杨云坦言,对团队而言,长期下到一线是能够了解问题,能够解决问题,与此同时是能够发现我们的用户会在什么地方出现,有着怎样的核心诉求,从而提升服务体验。
铺设专卖店这个比较新的战略举措,体现的是韶音提升品牌形象,进一步在消费者心中深化高端、专业的品牌标签,是品牌往高端化发展很重要的一点。
不过杨云也强调称,韶音品牌张力的影响和应用场景的创造,绝不仅仅是停留在专卖店的模式上,线上小红书、知乎、抖音、微博等社交媒体和各类营销平台都在持续深耕运作,产出大量的PGC、UGC内容,通过线上的种草有望吸引用户到门店体验,最终实现品牌的推广以及交易的转化。
“专卖店并不是一个终点,在一定程度上它是我们营销的起点。”杨云表示,韶音的发展不排除任何的可能性,始终会基于市场、用户的需求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来综合研判,动态调整。韶音也不会消极看待竞争对手的增多,这对消费者来说是一件好事,良性的竞争也对我们自身的“内功”修炼有所帮助。
总体而言,杨云在采访中向PConline展示了韶音的许多独特的策略与特质,刻画了一个十分灵活的品牌形象。在杨云的讲述中,什么时候该坚持,什么时候该放弃,什么时候该什么时候该复盘,什么时候该调整等等,韶音团队都有着十分清晰且灵动的规划。
那么回到我们开头提出的问题,消费电子市场普遍承压的大环境中,韶音为何依然能逆势增长成为细分市场“独角兽”,看到这儿,你有答案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