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克尔·贝的电影里没有太多的神秘可言,然而他本人在好莱坞可是位神秘莫测的人物。同样神秘莫测的还有被称为好莱坞视觉工厂的工业光魔,看它如何利用欧特克的视觉特效技术,将迈克尔·贝的影片《变形金刚》演绎的出神入化、栩栩如生。
您的浏览器可能不支持显示此图像。《变形金刚》作为一部记忆80年代成长历程的标志物,早已被那些倡导70一代或者80一代的人们器物化。就像这次国内民间变形金刚年会组织者舒静一所说的那样:“变形金刚与我们共同度过了20年,它不仅仅是我们这一代所特有的玩具, 2009年暑期,等待《变形金刚2》的心情是如此地微妙。
威震天复活了?正邪之战还将持续……
当希亚·拉博夫饰演的萨姆·维特维奇铲除了邪恶可憎的机器人“威震天”,他的梦想便是做个普通大学生,恢复正常的生活。不过,他未能如愿,因为他身上的魔方碎片通过原始的能量影响着他,使他产生种种奇怪的想法和幻觉。萨姆的平凡心愿给他自己、给汽车人以及全世界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霸天虎的领袖威震天复活了,随之而来的还有变形金刚历史上远古的恶魔,正义与邪恶之间的大规模较量还将继续......
《变形金刚1》,只是开胃菜?
“与《变形金刚2》相比,《变形金刚1》也就是道味道淡淡的开胃菜。”影迷的如此评价,让导演迈克尔贝甜到了心坎里。
2007年夏天,真人版电影《变形金刚1》一上映,就在全球掀起狂潮,唤起无数人珍贵的童年记忆。号称火爆又好战的好莱坞吸金大导演迈克尔.贝用将风靡于20世纪80年代的玩具变形金刚烹制成一席视觉盛宴,用大银幕献给观众。
《变形金刚1》当年全球票房超过7亿美金,并在美国电影视觉效果工会奖的激烈竞争中,击败《哈利波特与凤凰社》、《加勒比海盗3:世界尽头》、《蜘蛛侠3》等强劲对手,一举拿下最佳视觉效果、最佳独立视觉效果、最佳模型、最佳合成四项大奖,制片人“童心巨匠”斯蒂文.斯皮尔伯格还因此片荣获终身成就奖。
时隔不久的2009年,派拉蒙公司与梦工厂公司再度乘胜追击,联手推出《变形金刚2》,在两个半小时的时间里让更多的机器人、更大的场景、更加纠结的剧情、更幽默的对白对观众的视觉和神经进行连绵不绝的狂轰滥炸,让有幸先睹为快的世界影迷大呼过瘾。
机器人:阵容宏伟、有血有肉
《变形金刚2》中登场的机器人多达60个,也更人性化,学会了喷鼻息、流汗、吐口水,他们辗转世界上更多的地方,如开场戏中的上海工厂、埃及金字塔等,同时也和周遭的世界有了更多精彩互动,如在泥地里扭打、在树林里开火。不仅微波炉可以随时变成机器人,而且还有了老态龙钟、留着胡须、拄着拐杖的“爷爷辈”的变形金刚“天火”;有了小如蚊子的侦查机器人;有了可自由分散和凝聚的“切割机”,再加之经典的大力士金刚,观众可谓见识了前所未有的“变形种族”。
而这些机器人也被赋予了更加复杂的性格,博派方面,双胞胎金刚“刹车”和“挡泥板”是这次为电影新创造的金刚活宝,变形后是雪佛兰BeatandTrax概念车。导演将他们定义为“双胞胎”,迈克尔·贝说:“他们真的是一对很笨的金刚,事实上我想让他们俩是哑巴。他们整天就会胡闹,但他们是伟大的小人物,在电影中做出了英雄之举。”
最受观众喜欢的大黄蜂这次依然充当着山姆的英勇保卫者。狂派方面,新创的女性金刚酷似《画皮》的“女鬼”企图“勾引”山姆;狂派的终极武器大力神,其庞大的身躯是由清道夫、废铁、骇塔等七只变形金刚所组成,惊人的破坏欲和疯狂的毁灭力,让博派金刚吃尽苦头,它一口吞沙的镜头已经在预告片中呈现;金刚“堕落”是精彩而可怕的反派,透着神秘而原始气息,一开口让人感到一股阴冷之气。
取景:气壮山河、神秘诡谲
场景的宏大壮丽,也为影片增色不少。工业光魔的Scott Farrar介绍说:“仅仅是背景就足够巨大,我们在世界各地不少地方取景搭景,这些不可思议的背景和布景就像《现代启示录》与《宾虚传》的奇妙组合。”《变形金刚2》军方联络人格雷戈里·比绍普中校说:“据我所知,这是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行动,陆军、空军、海军和海军陆战队都参加了。我不认为还有比这更大的军事行动了。”
在《变形金刚2》,狂派霸天虎为了获取情报不择手段,发动了抓捕萨姆的战斗,战斗的高潮在埃及神秘的吉萨金字塔取景拍摄,这是摄制组首次获准进入距今5000年历史的金字塔遗迹。与现实中直升机相似的古埃及象形文字也会在《变形金刚2》中揭开神秘面纱,在影片中用以解释对造访地球的那些古赛博坦人的描述。
呈现:IMAX画面、震撼高清
《变形金刚2》的部分画面采用了IMAX形式,其画面比普通35毫米胶片大16倍,要求特效部门在制作CG特效时必须以超高清画质保存,这样一来大大增加了工作量,仅仅渲染一帧画面就需要好几天。
导演迈克尔.贝:火爆 +“抠门”
“有一件事情让我无法忍受好莱坞的就是浪费,我觉得自己是一个非常非常经济有效的电影工作者。”——《变形金刚2》导演迈克尔.贝
以《绝地战警》、《勇闯夺命岛》、《绝世天劫》等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优秀作品赢得了众多影评人的芳心的导演迈克尔.贝,被《泰晤士报》的肯尼斯·图朗称作是“世界级的噪音大师”,能让观众感到被打得鼻青脸肿而不是心花怒放。工业光魔公司负责监督《变形金刚》特效的Scott Farrar对他的评价是:“在第一部时,迈克尔·贝得学习一连串他没接触过的新东西,以了解变形金刚文化。我想他从没导演过一部有这么多动画角色的电影,所以他真的很用心。他很享受这样的过程,这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的。”
迈克尔·贝将这部《变形金刚2》形容为在电脑技术方面是视觉特效上的一块“巨大画布”。第一部《变形金刚》的CG渲染量有15TB左右(1TB=1024GB),而第二部高达140TB,远远打破了此前的记录,若把制作CG的最基本结构-三角形(指甲大小)进行排数,那么《变形金刚2》中的三角形可以从地球排直线伸到火星去!
这样说来,人们难免会担心迈克尔·贝如此醉心于追求超大制作的结果将是导致无底洞似的制作费用。事实证明,这恰恰是迈克尔·贝自己最引以为豪的一点。他深谙将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经济哲学,通常情况下这种类型的续集平均花费2.3亿到2.4亿美元,而拍摄《变形金刚2》刚好只用了2亿美元。很多导演会在全程同时组上第二个团队,而《变形金刚2》还是原班人马上阵,节省了数百万美元的成本。
此外,尽管迈克尔·贝对特效标准要求很高,但由于他自己也是Digital Domain公司的老板之一,所以对财务方面控制很严,每次提出某种特效设计都会先询问会花多少钱,这无形中让特效人员有了更多压力,也给了他们了更大挑战。
视觉效果梦之队 挑战难度前所未有
以1977年《星球大战》为标志,工业光魔公司(ILM,全称industrial light and magic)成为电影视觉特效行业的开启者,以其多项技术发明改写了电影史,并由布什总统授予美国“国家技术奖”,其参与过的影片大多为耳熟能详、票房飙高的大片,如《钢铁侠》、《侏罗纪公园》、《加勒比海盗》、《夺宝奇兵》、《星战前传》、《哈利波特》、《范海辛》、《珍珠港》、《盗墓迷城》、《拯救大兵瑞恩》、《阿甘正传》、《辛德勒名单》等等。
在制作《变形金刚2》的视觉特效时,工业光魔团队用数码特效制作了绝大部分机器人镜头,并对许多背景、建筑物和其他场景也都进行了数码加工。艰难的努力其实从《变形金刚》第一部就已经开始,工业光魔团队在视觉特效制作上下了大力气。仅仅是一个完整的变形过程,从零开始制作,整个过程需要将近6个月时间,要展现令人信服的变形过程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制作一个变形的镜头,首先必须做出角色变形前后的静态模型,而且要尽可能栩栩如生。第二步则是做出骨架以方便动画制作,让枪炮、喷射器和其他零件真正动起来。下一步,通过动画程序让汽车上的大部件变形成机器人的模样。之后,团队成员 绞尽脑汁地计划如何将那些细小零件从汽车状态转换为机器人状态。动画过程完成后,灯光和纹理渲染会继续以使得它们与背景更为融洽。最后,要加进烟火、灰尘、火花等外部效果,将便形成机器人的“金刚”们更好地与现实环境谐调,让它们看起来更真实。
制作成员们纷纷表示,每一个变形金刚都是一个挑战,每个机器人都有成千上万个部件,这种复杂程度的制作是前所未有。此外,每一个场景也有独特的挑战性。第一部中最富于挑战性的场景之一,是一个所有五个汽车人同时变形的长镜头。镜头将以擎天柱为中心,环绕展现救护车、铁皮、大黄蜂和爵士一起变形的场景。每一个机器人都有数千个部件需要以令人信服的方式分解、移动、组合。此外,这个镜头是夜景,发生在一个潮湿而稍有雾气的地带,这就进一步加重了布光与合成的困难。
《变形金刚2》中粉墨登场的还有一位“大”人物——巨型组合金刚大力神。大力神角色由7个金刚组合而成,身上的独立零件有50000个之多。这个量已经相当于第一部所有金刚零件数的总和。而这些零件都要一个一个建模、渲染。大力神可以说是历史上最复杂的一个CGI角色,50000多个零件在变形时将它们形态和运动轨迹表现出来,其难度可想而知。套用《看电影》的话:“这堪称特效史上最恐怖的挑战”,让大名鼎鼎的工业光魔也忙到头大。
倚天屠龙一出 谁与争锋
面对技术与成本双重严格要求,工业光魔公司团队自然绞尽脑汁寻觅既经济又高效便捷的制作方式。Autodesk Maya与Autodesk Inferno的出现,无异于为制作人员打了一剂强心针。制作影片中的每个特技镜头都需要大量的数据,单个制作所耗费的时间惊人,大规模的制作极有可能延误时间,但是工业光学魔术公司的美工们对此早已胸有成竹,由30多人组成的数字美工小组相互配合,使用Autodesk Inferno和Autodesk Maya 软件为影片制作了数百个特技镜头,每一个都让人禁不住拍案叫绝。
在谈到Autodesk Maya的使用体会时,已在此项目上花费两年多的时间的Maya主管斯科特·本扎(Scott Benza)感触良多:“《变形金刚》里的每一个特效镜头制作都堪称困难,在制作开场镜头之前,就需要建立复杂的模型,供动画制作人员使用。
我们用Maya在制作了一个复杂的视觉效果预览,并用Maya创建和组装了影片中所有变形金刚及其对应的变形车辆。在人物组装完毕、动画制作的准备工作完成以后,我们使用Maya制作了100%的人物动画,包括脸部动画。例如擎天柱的脸部,缺少两个传递表情的最重要器官——眼睑与眉毛,所以我们得创造性地利用它脸部上那些铁条与钢板来模拟复杂的眼神。一旦搞定眼神,嘴唇的模拟就会把所有表情综合起来,从而使得变形金刚们具有了拟人化的生命力。Maya在其中功不可没”
《变形金刚2》中翻倍增长的机器人数量带来了巨大的工作量和更多的技术难题,美工们尚有气度做到面不改色,用Autodesk Maya一一破解谜题。科特·本扎(Scott Benza)由衷感叹,之前工业光魔从未处理过这么复杂的模型,一个场景中就有众多人物更是未曾尝试过。为了加快进程,工作人员在Maya中建立了关联索引,如此这般,在制作场景时,就可以利用低分辨率版本的人物资料。与使用原模型相比,动画制作时间缩短了将近一半。多亏了Maya,使工业光魔美工们的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高。
除了Maya,工业光魔成员们还应用了另一在业内遥遥领先的影视特效神器——Autodesk Inferno,它能为制作成员提供一个交互式的三维合成环境以及用于出色视频、HDTV、2K和4K后期制作,工业光魔制作组Inferno主管马克·凯西(Mark Casey)对此也有许多深刻的体会。“观众见到一组镜头可能并不感觉特殊,但是从幕后制作的角度来看,已经包含了太多的元素,整个影片更是不可胜数。”他解释说。“迈克尔·贝最擅长制造这种超负荷的视觉冲击,而塑造、编排出如此混乱的场景并为每一个画面定时排序,这对我们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会。如果没有Inferno工具帮忙,复杂又繁多的镜头将使我们的影片制作之路变得极其艰巨。”
在视觉获得极大突破的《变形金刚2》,一些镜头超过第一部的复杂程度,简直让人费尽心机。可能某一个镜头就包含几十个实际元素和背景板,而这些元素都必须与动画拼接起来。舞台上的烟火爆炸镜头、烟雾、镜头眩光和所有其他元素必须融合在一起,再制作成单个的镜头。多亏Inferno,制作组的美工们,终于能够克服这些困难,在每个镜头中加入正确的元素,使故事得到流畅的叙述。
凯西欣然说道:“Inferno是完成这项制作最好的工具,因为这个系统速度快、灵活,而且能够根据导演的要求进行多次修改。通常我们收到导演发来的指令都带有导演个人很大的主观性,我们经常都无法一次性就圆满完成任务,而Inferno为我们提供了一切所需工具,以供我们不断尝试与探索,直到达到导演的要求。Autodesk Inferno和Autodesk Maya绝对是制作《变形金刚》的最佳工具。能将Maya动画导入Inferno意味着我们可以使用相同的文件调控动画制作工作,使每个镜头的动作编排保持一致。这种非常强大、高效和简便的工作方式,成为这些工具的亮点。”
Autodesk Maya和Autodesk Inferno都来自全球最大的二维、三维数字设计软件公司欧特克。作为欧特克传媒娱乐解决方案强大阵容中的一员,Autodesk Maya、Autodesk 3ds Max、Autodesk Softimage、Autodesk Lustre等软件倍受业界专业人士的亲睐。
在过去14 年中,所有“奥斯卡最佳电影视觉效果奖”获得者,均使用了欧特克解决方案。在最新奥斯卡获奖作品《返老还童》(本杰明·巴顿奇事)、《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米尔克》,近期佳作《澳大利亚》、《地球停转之日》(The Day the Earth Stood Still)、《福斯特对话尼克松》(Frost /Nixon)及《行动目标希特勒》(Valkyrie)等佳作的制作过程中,欧特克也为影片的特效制作提供了无与伦比的技术支持。
欧特克的传媒娱乐行业的愿景是为专业媒体创作人员提供尖端、高效的设计工具,帮助他们用最佳效果实现其完美创意,将脑海中孕育已久的梦幻景象转化为现实力作。屡获殊荣的解决方案是专为数字媒体的制作、管理和交付而设计,全面覆盖了从影视特效、调色配光、编辑到动画、游戏开发和设计可视化等所有领域。
欧特克不仅是电影所属传媒娱乐行业的大腕,它还是制造业、工程建设行业、地理信息业等领域设计解决方案的世界领导者。自1982年AutoCAD正式推向市场,欧特克已针对最广泛的应用领域研发出多种先进的数字样机解决方案,帮助用户在设计转化为成品前体验自己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