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6点,北京东四环附近的一家迪卡侬门店内,几个前来购买潜水设备的人失望而归。“可能是最近去潜水的人多,您要的这款产品,目前国内各个渠道已经全部断货了。”店员解释道。据虎嗅探店观察,这家门店内,和潜水设备一样断货的还有网红雪地鞋等多款产品。
这两年,类似的断货情况,时常发生在迪卡侬各销售渠道。“因为市场预估没做好,某些产品需求爆发,后续追加的订单从工厂到门店会比较慢,我们也天天催供应链的同事。”一位迪卡侬门店工作的人告诉虎嗅。
市场预估和实际需求的差异,大概率和迪卡侬2022年以来的突然“出圈”有关。
早些年前,这家主打性价比的运动超市,因为门店陈列、产品设计过于朴实无华,一度被消费者调侃为“直男的乐园”。
在一位内部人士看来,这样的调侃不无道理。“一直以来逛迪卡侬的女性都不少,不过之前她们大部分是帮家里人买,很少在迪卡侬给自己买。”
但这两年,情况悄然变化,迪卡侬圈了一批“女粉丝”,她们开始在迪卡侬给自己买鞋服。从2023年夏天爆火的短裙,到秋天的冲锋衣、冬天的滑雪服,社交媒体上很多女生都开始分享在迪卡侬淘到的宝贝。
经营业绩上的表现更加明显。2020到2022年,迪卡侬营收从114亿欧元增长到了154亿欧元。单年度看,其2021年和2022年的营收增速,都超过此前十年的水平。
具体到中国市场,虽然迪卡侬没有公布具体业绩,但据作者推测,2021年以前,迪卡侬的业绩大概率比较一般。
两个可以佐证的依据是:迪卡侬开店速度不及预期(之前计划到2020年开店500家,目前门店数量不足300家);2015年到2021年,迪卡侬鞋事业部营业额仅增长600万欧元,对应的净收入甚至出现下滑情况。
不过,这两年迪卡侬在中国市场打了个“翻身仗”。虎嗅从权威渠道获悉,迪卡侬设备、鞋服卖得都很不错。从品牌影响力的角度看,2022年《第一财经》金字招牌运动服饰品类偏好度榜单上,迪卡侬位列第一。
迪卡侬能火起来,自然得益于户外运动的爆发。2021年开始,滑雪、露营、骑行等层出不穷的户外运动开始冒头,从小众人的爱好变成了社会潮流。当年,麦肯锡调研发现,户外运动参与意愿比例达到84%,在一众运动中遥遥领先。
于是,户外装备领域站在了“风口”上,不管是上游的代工厂,还是原有的各种品牌、创业者都在向“户外风”靠拢。
抓住了这波户外红利,是迪卡侬“出圈”的主要原因。而这背后又和迪卡侬独特的经营模式,以及这两年的改变有关。
“大而全模式”撞上了性价比风口
迪卡侬能在这两年脱颖而出,一个最大的原因是:品类全、性价比高,很适合大众消费者或某种运动的入门者。
从涵盖的运动品类看,目前迪卡侬在中国市场涵盖80多种运动,而且运动所需的各种装备基本都能在迪卡侬一站式购买。而其他绝大多数品牌,基本只做几种。
以迪卡侬大郊亭店(迪卡侬TOP级门店)为例,在这个仓储式门店里,所有产品按照运动类目分类摆放在货架上。门店入口处的位置,留给了冬季最热的滑雪运动,雪板、雪鞋、滑雪服、头盔、护具等,滑雪用到的所有装备都可以在这个区域找到。
沿着通道向里,这个门店囊括了几十种运动品类,其中不乏马术、航海、射箭、攀岩等小众运动项目。
“品类全是迪卡侬最大的优势,就像马术,除了迪卡侬普通人很难在其他门店一次性买到全部装备。”一位运动服装行业从业者说道。
按照运动场景进行全品类展示,除了给消费者带来便利外,还可以刺激部分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本来去迪卡侬只想买件跑步穿的速干衣,但是在货架旁边看到了手套、腰包,感觉跑步的时候好像也需要,就一起买了。”一位迪卡侬消费者说道。
除了品类全,对于入门级运动者来说,上手体验也至关重要。实际上,“体验”也是迪卡侬运营中极为看重的一环。有报道称,迪卡侬门店会留15%的面积给消费者提供体验空间。
据虎嗅了解,门店面积足够的迪卡侬门店内会“嵌入”第三方运动俱乐部,二者不存在直接商业关系,但可以互惠互利。迪卡侬可以为运动俱乐部引流,运动俱乐部又充当了迪卡侬的产品学习、体验区。条件不允许的门店,很多隔壁一般会开轮滑店,作用和运动俱乐部一样。
对体育设备来说,体验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迪卡侬内部调研显示,“体验过和没体验过的顾客,购买率相差5倍以上”。
高性价比是刺激购买的关键,也是迪卡侬坚持多年的既定战略。
迪卡侬的每个产品线都有“蓝色货品”(性价比最高、最畅销的产品)。通常,蓝色货品会被摆放在货架上最靠近通道的一米处。网易数读曾针对蓝色货品进行过抽样统计,结果发现70%的产品价格都低于50元。
“同样价格下,迪卡侬的产品品质还是有保证的,这让迪卡侬逐渐形成了高性价比的品牌形象,对于很多非专业人士,他们未必懂得什么品牌合适,那就会选择迪卡侬。”一位体育产品代理商说道。
“豪门阔少”的底气
时至今日,高性价比已经成了迪卡侬的竞争优势。能获得高性价比,源自于迪卡侬长年以重资产、全产业链布局的模式,拓展商业边界。
迪卡侬的创始人米歇尔·勒克莱尔本身是个富N代,他背后的Mulliez家族是法国几大顶级“豪门”之一。欧尚超市、迪卡侬等很多法国知名企业都由这个家族的人控制。有法国媒体报道,这个家族拥有约130个品牌或连锁店,每年总营业额接近1000亿欧元。
米歇尔刚成立迪卡侬的时候,本来做的只是品类全、高性价比的体育用品零售的生意,第一家店就开在家族企业欧尚超市里。当时,迪卡侬还没有自主品牌,店里卖的很多都是其他品牌的产品。
迪卡侬走低价策略,就需要压低品牌方的产品利润率,这在无形中给迪卡侬和品牌方之间的合作埋了一颗“雷”。率先引爆这颗雷的是某自行车品牌,因为不满迪卡侬的利润率,这个品牌直接停止了给迪卡侬供货。
这件事后,背靠“老钱”家族的迪卡侬,开始生产自己的自行车,并逐渐走上了发展自主品牌、重资产布局全产业链的路。
目前,迪卡侬售卖的产品绝大部分都是自有品牌。从产品设计、生产到完成售卖的所有环节,除了部分产品利用代工厂生产外,其他设计、物流、渠道、售后等几乎所有环节都由迪卡侬自主掌控。自己掌控供应链,就有了更大的定价权,给“低价”留了空间。为了节省成本,上世纪90年代,迪卡侬就把相当一部分产能放到了我国;产品方面,迪卡侬更注重功能性,减少装饰性产品设计,这样也便于降低成本;国外物业持有成本较低的地方,迪卡侬还会通过自持物业的形式开店……因为走高性价比路线,再加上重资产运营,迪卡侬的利润率水平在业内相对较低。以2022年为例,迪卡侬净利率约6%,而安踏、李宁均超过15%。
想撕掉“直男”和“低价”的标签
向“直男”、“初学者”之外的圈层拓展,也是迪卡侬近两年出圈的另一个关键决策。
正如前文所说,因为坚持性价比路线,所以很长时间内,迪卡侬的产品都更注重功能性,设计感较弱。这个切中了当下消费趋势的特征,曾经也制约过迪卡侬的发展。
我们以占运动装备大头的鞋服为例,2008年前后,乘着北京奥运会的东风,我国运动鞋服快速发展,期间,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靠着品牌营销、产品设计等快速占领市场。前些年,这些品牌的某些球鞋产品,更是被哄抢。
反观迪卡侬的表现,则相对平淡。一位长期跟踪运动行业的分析师向虎嗅表示,在他们看来,过去很长时间迪卡侬的产品都不够日常,“其他运动品牌,绝大部分服装,都是能像时装一样日常穿出门的,但是迪卡侬这样的产品明显少很多。”
近些年,从产品设计看,迪卡侬终于在意起了“时尚”这回事。
有知情人士向虎嗅透露,迪卡侬内部曾做过消费者调研,结果很多消费者都反馈其产品太“土”了,这让他们感受到了挑战。虽然,时尚一直不是迪卡侬的方向,但内部产品设计也确实根据消费者反馈做了一些调整。正因如此,才有了这两年很多爆款产品的出圈。
截图自小红书
营销侧,外界的普遍认知是,迪卡侬几乎不做广告,营销支出很低。不过,据虎嗅了解,这两年迪卡侬不仅改变了自己的内容策略,将过去以介绍产品为主,变成了更生动、活泼的内容导向,同时也在社交媒体上做了一些营销推广。
和其他品牌的不同之处在于,迪卡侬不会直接花钱请垂直领域的Kol推广或者带货,他们更倾向于找真正了解、认同迪卡侬的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有点类似于“品牌大使”。
产品变时尚、营销方式创新,帮迪卡侬俘获了一批女性消费者。拓展用户群的同时,提升品牌专业性认知,也是迪卡侬的既定策略。
据虎嗅了解,迪卡侬在战略规划上,确实正向“垂类升级”的方向靠拢。“迪卡侬的产品根据专业度分为100、500、900等级别,现在500和900的产品比例正在增加。”知情人士透露。
2023年末,迪卡侬推出了一款售价4万左右的高端公路车,同时冠名赞助了三支自行车队,这些都是迪卡侬“垂类升级”的体现。
实际上,户外运动火了两三年后,户外运动用品行业也变得越发拥挤起来,各项运动的垂类品牌也在增多。面对垂类品牌的竞争,一向以高性价比著称的迪卡侬,也得在性价比之外,建立起“专业”的品牌认知。毕竟,很多初涉户外行业的人会越来越专业,而品牌总是“向下兼容”易,向上拓展难。
本文来源:三亿世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