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断舍离”的字节跳动:被误解的App工厂

曾宪天 原创 2024-03-27 17:42:12
科技

大部分人的手机里,可能不止一个字节系的App。字节跳动最早因今日头条的爆火而起家,后来持续发力,推出抖音、火山小视频、西瓜视频、轻颜相机、剪映、飞书等App。

尤其是抖音,2023年底日活已经超过8亿,用户日均使用时长超过两小时,堪称国民级App。字节跳动在海外发展的短视频平台TikTok,全球月活用户规模早已超过10亿,是目前国内互联网大厂中出海最为成功的社交App。

正是由于字节成功打造了一个又一个App,外界逐渐对其有了“App工厂”的印象。不过字节创始人张一鸣很不喜欢这个标签。

互联网行业流传着这么一件事,张一鸣有次听到字节的高管,对客户做介绍的时候用了“App工厂”的描述。张一鸣事后强调说,以后不能再这样介绍字节跳动了,因为会让人产生误解,认为字节的App只是进行了简单复制,是流水线生产的,从而忽视了字节的创新能力。

当然,没有哪家巨头能当“常胜将军”,字节也不例外,成功App的背面,字节也有久攻不破的领域。在VR、游戏等市场碰壁后,这次轮到了字节布局协同办公赛道的飞书App。飞书CEO谢欣发布全员信,表示团队将精简规模。据了解,飞书目前员工规模约5000人,此次裁员比例不超过20%。

飞书的问题,远不止团队臃肿这么简单。

1、飞书,早该变了

可能大部分人没有意识到,飞书这款App,已经发展8年了。如果按照上线时间来算,2016年推出的飞书,跟2016年的企业微信同岁,只比阿里的钉钉晚了一年。但实际上,飞书最早只是字节内部的办公平台,直到2020年才正式对外开放,真正加入协同办公领域的竞争。从时间上来说,飞书比企业微信、钉钉这两家同行来说,起步晚了至少四年。

这个时间差,导致的结果是致命的。Quest Mobile数据显示,2022年10月至2023年9月期间,钉钉平均月活用户规模为2.14亿,日活近1亿。企业微信也有上亿级月活规模,而飞书的月活规模仅有一千多万的量级。

飞书的表现不佳,毛病却不少,比如团队臃肿、效率低下等。实际上这些大公司病,在整个字节中都存在。但区别在于,其他业务在持续创造价值,源源不断的收益掩盖了团队臃肿的危机。或者说,那些无法创造更多价值,没能达到字节预期的业务,字节需要更早下狠手,做断舍离。

据了解,字节跳动员工数量已经达到了十几万人,飞书的人数则长期处于6000人以上。要知道用户规模远超飞书的钉钉和企业微信,团队规模都只有2000人左右。团队比竞品大三倍,竞争力却远远落后,飞书这样拉胯的表现,必然会引发字节的不满。

今年1月底,字节跳动CEO梁汝波在其公司年度全员会上表示,字节跳动2024年的关键词是“始终创业,逃逸平庸的重力”。梁汝波用航天器举例,航天器需要达到一定的速度,才能摆脱地球重力,否则会坠落。梁汝波认为,阻碍字节加速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组织正变得低效、迟钝、臃肿。

梁汝波提到了自己的观察,一个内部系统的简单需求,一开始评估需要1000人,花一天的时间才能完成,也就是说1个人,需要花1000天。深入之后发现,其实只要1个人,花15天就可以完成。还有字节的离职员工,加入创业公司后发现,1个月干的活,相当于在字节6个月的量。

这些都指向了字节越来越臃肿,效率越来越低下的大公司病。梁汝波的解法,是打破自满,提高标准,建设精干的组织,进而保证重回加速的轨道,而不是走向坠落。可以说机构臃肿、效率低下、商业成果不佳的飞书,完全踩在了字节的雷区上。

除了团队组织上的问题,飞书在发展策略上也走了弯路。“先进团队,先用飞书”是飞书对外的宣传标语,这早就引发过不少舆论吐槽。“所以小公司,小团队就不配用是吗?”不少网友在舆论场中进行过类似的调侃。

当然,飞书难以在B端客户上实现快速突破,核心问题并不是一条标语的好坏,而是其起步晚,且沿用的是C端思维。协同办公软件正如其他SaaS服务一样,企业的迁移成本较高,所以一旦使用了某一平台的服务,一般是不愿意进行更换的。相比于钉钉、企业微信而言,飞书起步晚了至少四年,市场上的大量客户早已被钉钉和企业微信所瓜分,飞书需要花费更大的力气才行。

飞书一直强调的是其功能、界面、办公效率和逻辑方面的优势,这些都可以划归为使用体验方面的产品优势。这种优势如果在短视频、信息流客户端等C端领域,自然能转化为吸引用户的竞争优势。但协同办公市场讲究的是搞定老板,而不是搞定打工人用户。产品做得再好,一个企业的老板不点头,飞书就无法将这家企业转化为客户。

商业世界中,协同办公软件往往还要考虑对外连接的便利性。试想一下,你是一家企业主,如果你的大部分客户都是通过企业微信、钉钉来合作对接,你还会考虑让自己的采购、销售人员使用飞书吗?

2、PICO、游戏,字节“断舍离”

除了飞书,字节近年来另外两大挫败案例当属进军“元宇宙”的PICO,以及布局游戏市场的朝夕光年。这都不是普通的失败,而是真金白银烧掉数百亿,折腾好几年后,不得不做出的“断舍离”。

PICO成立于2015年,是一家VR头显公司,最早并不是字节跳动的业务板块,而是隶属于国内电声行业龙头企业歌尔股份。据IDC数据,2021年PICO占国内VR市场份额41%,位列第一。2021年9月,元宇宙概念风头正盛,字节跳动砸下90多亿元收购了PICO这个国内VR最卖座的头牌选手。有了字节的加持,PICO一度被称为对标扎克伯格META头显的国产VR之光。

字节跳动拿下PICO后,给予了大量的资源和投入来高举高打。当时西瓜视频负责人任利锋等一批骨干精英,直接转岗PICO,对外还重金招揽VR人才,让PICO在一年多的时间里从一百多人扩充到了2000人左右。

2022年9月,PICO推出了被收购后的首款新品,PICO4系列,当时对外宣称的预测销量会超过100万台。未来提升销量,PICO给出的定价甚至让业界认为难以覆盖成本,是在“赔本赚吆喝”。字节也投入了巨大的流量资源来为PICO宣传造势。抖音开屏、信息流算法推送、直播带货等资源都给到了PICO,其他社交流量平台,包括综艺、明星、网红等渠道也均有覆盖。

字节的高举高打,大笔投入,没有换来理想的结果。PICO4系列的销量被质疑远未能达到预期的百万台规模。2023年后,PICO将头显出货量目标下调到了50万台左右,这也能从侧面看到PICO4的失利。

经此一役,字节迅速改变了对PICO高举高打的策略,甚至让PICO显得有些边缘化。2023年,PICO经历了两轮裁员,其中自研VR游戏项目组全员被裁。赛道本身极大地限制了PICO的发展。VR头显并非主流必备的数码终端,市场天花板十分有限。

据IDC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上半年国内AR/VR头显销量跳水,出货量仅为32.8万台,相比去年同比下滑44%,其中VR出货26万台,同比下滑53.3%,直接腰斩了。

另一方面,元宇宙概念也过于超前,泡沫早已破裂,资本和市场都已意识到,这不是一个当下就能获得成果和收益的市场,需要长期耕耘。字节也回归理性,并未彻底关停、裁撤PICO,而是表示会VR和元宇宙,会是长期投入布局的方向。

字节在游戏业务上的试错,代价更大,砸下数百亿,耗时多年,最终不得以选择“壮士断腕”。不过由于找不到下家来全盘接收,在部分项目出售给腾讯后,字节重启了朝夕光年游戏业务,以小规模的方式继续运营。

早在2017开始,字节豪掷数百亿各种“买买买”,收购优秀的游戏公司、招揽各类游戏人才来壮大自身实力,毫不掩饰自身布局游戏业务的决心与野心。甚至有媒体曾报道,从不玩游戏的张一鸣不仅关注到了《原神》,还经常抽出时间来进行各种游戏产品的“试水”。

然而字节游戏的败局,几乎与飞书的举步维艰,有着类似的原因,就是过于依赖以往的成功经验,没有做好行业落地的思维转变。在游戏这个内容为王的领域中,此前并没有一个成功的原因叫“算法推荐”,但是字节游戏便沉浸其中,忽略了拳头产品的打磨。

游戏史上的经典作品《原神》,就是反流量、反算法的成功典型。《原神》上线之初就直接拒绝了华为、小米等主流安卓手机品牌的应用商店,而是选择了当时还略显小众的B站、TapTap等渠道让用户下载。事实证明,没有大平台大流量,没有精准的算法推荐帮忙,并未影响《原神》这款产品的爆火出圈,这其中的关键便在于产品本身质量过硬,十分能打。

然而再看看朝夕光年,其为数不多的游戏作品中,几乎都是靠着流量、算法推荐的高开低走剧本,比如《星球:重启》、《热血航线》等。这些作品上线初期靠着字节流量池的喂养,获得了不错的营收表现,但由于游戏本身“不好玩”的硬伤,用户又会在后续时间里大量流失,最终导致这款游戏泯然众人。

从字节果断放手,不再对游戏业务进行高投入的表现来看,这或许是字节最为干脆的一次“断舍离”。实际上,按照字节这样的优势能力,与其将资金、流量投入到自研产品,多次试错始终无法收获成果,不如将流量卖给其他有需要的游戏大厂。这样既能节流止损,又能开源获得收益,或许是更适合字节切入游戏业务的路子。

总体而言,无论飞书、PICO还是游戏,都不是字节的核心业务,哪怕试错过后走向失败也问题不大。以字节的实力和底蕴,这样的试错,的确输得起。以这些非主营业务的碰壁就来唱衰字节,自然也大可不必。字节目前的App体系中,仅仅是扎根国内市场的抖音与开拓海外的TikTok,都已然称得上站在中国互联网App的T0级阵营,后续很难再有超越者。

创业难,守业更难。可以预见的是,未来的字节跳动,大概率不会再回到快速推出新App的模式中了,所谓的“App工厂”的标签,也将被彻底撕下、翻篇。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网友评论

聚超值推荐

更多优惠

相关推荐

一种新的“救命药”,让全球药企卷生卷死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一种新的“救命药”,让全球药企卷生卷死
腾讯收到一个危险信号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腾讯收到一个危险信号
骁龙全新旗舰芯片来了,一大批安卓神机已经在路上!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骁龙全新旗舰芯片来了,一大批安卓神机已经在路上!
满屏的AI美女,正在收割谁的钱包?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满屏的AI美女,正在收割谁的钱包?
能让果粉排队12个小时,Apple Store有何魔力?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能让果粉排队12个小时,Apple Store有何魔力?
才上线7个月,它凭什么成了国内AI搜索“鼻祖”?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才上线7个月,它凭什么成了国内AI搜索“鼻祖”?
2023年美团净赚139亿,亮点不是外卖?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2023年美团净赚139亿,亮点不是外卖?
争抢那盘“天蚕土豆”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争抢那盘“天蚕土豆”
苏姿丰现身北京,AMD全面发力AI PC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苏姿丰现身北京,AMD全面发力AI PC
京沪“中国大模型第一城”争夺战爆发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京沪“中国大模型第一城”争夺战爆发
相关产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