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微信算是碰上硬茬了

虎嗅网 2024-04-29 17:38:28
公司

互联网大厂的硝烟起处,往往发生在微末之间——可能是一次高管喊话、可能是一轮互呛抢人,也可能是一场针锋相对的发布会。

4 月 23 日,抖音在长沙攒局首届平台级 IAA 小游戏行业大会,晒出过去一年陡峭增长的数据;次日(4 月 24 日),微信在武汉召开微信公开课-IAA 小游戏专场,并拉出更陡更峭的数据。

虎嗅注:小游戏按变现形式可以分为 IAP(内购付费,包括游戏道具销售、关卡付费等)、IAA(广告变现)、IAP + IAA(混合变现)三类;综合考量下来,抖音与微信目前更多在“抢食” IAA小游戏。

如果说,4 月初抖音针对小游戏开发者的让利(抖音 IAA开发者可获得 90%安卓消费总额及相当于安卓消费总额 5% 的广告金激励)是在叫板微信 3 月针对小游戏公布的新政策(微信针对 IAA 开发者广告金激励比例提至最高 40%,加上50%的现金分成,开发者可获得最高 90% 收益),那么这次前后脚的小游戏大会则颇有点“秀肌肉”的味道了。

不知道谁家先定的日子,反正小游戏这块“肥肉”,抖音、微信都盯得很紧——从两家先后晒出的成绩单来看,2023 年是小游戏全面井喷、驶入快车道的一年:数亿游戏用户潜在用户被拉入池子、数十万开发者鱼贯而入,但具体对比来看:

-用户规模上:过去一年,抖音小游戏 DAU(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150%,特别是 2023 下半年激活用户数超 40 倍;2024Q1 微信小游戏 DAU 同比上涨 20%,IAA 小游戏 MAU(月活跃用户数)达 5 亿,开发者规模超 40 万人。

-商业化层面:2023 年抖音小游戏数量同比增长 80%,相关收入环比激增 28 倍;2024Q1微信小游戏广告主年同比增长 35%、买量消耗翻番,预计 2024 年平台 IAA 小游戏商业总体量超过 100 亿元。

“随着微信、抖音等头部 APP 渗透和流量填充,更多游戏厂商、开发者涌入小游戏赛道,热钱、人才和资源也会一同流入,接下来增长曲线会越发陡峭。”一位行业研究人士向虎嗅说道。

两种风格:克制VS大力出奇迹

互联网巨头盯上同一块“新蛋糕”时,业务的策略、打法往往暗合这家公司过往的风格。

复盘来看,微信小游戏有一个缓慢的爬坡期,符合其一贯“克制”的外界认知:

-2018 年张小龙站台的《跳一跳》拉开了微信小游戏的序幕,IAA 小游戏进入起步期,超休闲品类逐渐构筑起用户对小游戏平台的认知;

-2019-2021 年是微信小游戏的沉淀期,这个阶段射击、模拟、益智、角色扮演、塔防品类均有产品崭露头角,并逐渐培养起用户的游戏习惯;

-2022 年至今,微信生态内各个品类均有爆款出现,用户已经养成玩小游戏的场景心智。

数据来源:QuestMobile / TRUTH 中国移动互联网数据库

虎嗅了解到,目前微信 IAA 小游戏和混变类小游戏大盘人均游戏时长达到 60min,活跃七日留存更是达到 60%,并且不同年龄、性别的用户在品类偏好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具体而言:

-年轻女性用户更热衷解谜、找茬为代表的产品;中青年女性用户更偏好模拟经营;三消则是覆盖全年龄段的热门品类;

-男性用户品类偏好更丰富,年轻男性喜欢 IO 游戏(在线多人游戏)、动作射击等“秀操作”的品类;年纪稍大男性更愿意尝试策略、模拟等品类;中老年男性则对答题品类情有独钟,是日常消遣娱乐的重要方式。

抖音挺进小游戏赛道则依然沿袭“大力出奇迹”的风格:

-2020 年以前抖音上的小游戏广告有限,平台未将其作为重点业务方向进行布局;

-2021-2022 年抖音成为游戏厂商绕不过去的投放阵地,密集的小游戏广告呈井喷态势;

-2023 年至今,抖音小游戏野蛮生长,抖音一跃成为与微信“扳手腕”的小游戏平台。

甚至,巨量引擎大众业务经营分析总监丁程亮乐观地表示,整个小游戏赛道有望在 2024 年达到 600-650 亿元, 2025 年或将飙升至 800-850 亿元,“抖音将在大盘中占到 1/3 的市场份额,并凭借生态强大流量基础、多元分发场景、定制算法优势,贡献赛道规模增长的主要增量。”

抖音的底气在于:近年来分众化、碎片化、个性化的娱乐需求激增,恰恰为小游戏野蛮生长提供了土壤,且抖音小程序流量大、内容门槛低,更适配碎片化的娱乐方式。

巨量算数调研显示,抖音小游戏用户游戏粘性和付费意愿较强,大部分小游戏用户已经形成了基于品类的长期习惯,超 70% 小游戏用户同时在玩两款以上小游戏,每天游玩超过 1 小时的用户占比近 40%。

此外,在抖音上看游戏直播、游戏短视频的用户超过 3 亿,抖音小游戏的年龄构成也整体上移,主要增长分布在 24-40 岁、50 岁以上两个年龄区间。

难怪抖音管理层意志(在小游戏赛道)落地如此迅速——除了利用常规 feed 流(持续更新并呈现给用户内容的信息流)进行获量外,抖音 IAA 小游戏仅用一年就打通全场景分发能力,广告、抖音直播、短视频、搜索、游戏推荐卡、抖音侧边栏、小游戏中心等渠道共同构成抖音 IAA 小游戏多元的流量入口。

数据来源:游戏工委、《2023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虎嗅了解到,2024 年抖音 IAA 小游戏产品能力会进一步升级:

-在游戏侧边栏强化游戏礼包设计,引导用户快速访问、培养复访习惯,以提高留存率;

-在搜索上丰富搜索结果,提升搜索的流量优化;

-通过订阅卡、feed 游戏进程直玩,提升用户触达和召回。

此外,巨量引擎还推出平台级自动化投放产品 UBMax——其能基于更灵活的自动化、更高维的效果优化、更长周期的ROI(投资回报率)优化,为厂商带来更稳定的投放效果,实现“降本增效”。

某企业高管向虎嗅表示,字节跳动这家年轻巨头站在舞台中央太久,凭一己之力在 BAT 丛林趟出一套流量体系。“过去‘大力出奇迹’的打法在资讯、短视频赛道撼动过 BAT;此后,字节跳动娴熟利用流量倒灌使新业务快速起量,在“快速拓展业务、快速投入资源试错、快速调整”的策略下攻城略地——它的目的是将商业体中的人、团队无限颗粒化,而它则变成‘神’。”

一块“肥肉”,两个“饿汉”

之所以将小游戏称作“肥肉”,源于两方面:

一是,移动端游戏仍处于潜力释放阶段,而小游戏是一个正在爆发的巨大增量内容场景。

数据来源:游戏工委、《2023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以移动 APP 与小游戏增速作为参照切面:游戏工委发布的《2023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23 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突破 3000 亿元大关。

其中,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达到 2268.6 亿元,同比增长 17.51%;小程序游戏市场实际收入飙升 300% 达到 200 亿元

数据来源:游戏工委、《2023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如此陡峭的增速,得益于小游戏能转化平台游戏用户及(接触游戏不多的)潜在游戏用户,撑起足够大的用户盘。

以微信公开课-小游戏专场数据为例:2024Q1 微信小游戏 DAU 同比上涨 20%,IAA 小游戏 MAU 达 5 亿,开发者人数累计超过 40 万人——即便小游戏赛道的数据攀升曲线惊人,但同期微信用户数超过 13 亿、小程序 MAU 也超过 11 亿,后续小游戏还有巨大的成长空间。

这背后,很大原因在于 IAA 小游戏不受系统/平台制约,更适配跨平台布局的轻量化产品落地(门槛更低、风险更可控)——当前 APP 游戏动辄几个 G 的安装包,且普遍有首次登陆加载包;而小游戏即点即玩、不用下载,易上手、适配更多场景。

其次,从整个产业角度来看,之前小游戏主要聚焦休闲品类,近两年开始向多元化迭代,胜在项目周期短、投入轻量化——以《就我眼神好》为例,目前其全平台用户已超 1.5 亿,制作团队一克科技 CEO 陆振棠分享,该项目 6 月立项、7 月上线、8 月盈利、12 月流水破千万,充分印证 IAA 小游戏制作周期短,回本快的特点。

最后,小游戏与 APP 游戏也存在用户偏好差异——小游戏用户更偏爱休闲游戏,更看重游戏的便捷性,倾向于碎片时间(几分钟间隙)游玩;而 APP 游戏用户则更喜欢玩 MOBA(多人在线竞技游戏)、射击和角色扮演等品类,更关注游戏品质、体验,倾向于更长的完整时段( 20分钟以上)玩游戏。

二是,小游戏并非抢夺 APP 市场份额,而是在挖掘/转化新的行业增量。

虎嗅拿到三方调研数据显示,小程序游戏更吸引 18-40 岁的中年群体,在新一线及二三线城市占比更高。

其中,抖音小游戏与 APP 游戏兴趣人群重叠度仅 14%,小游戏付费用户与 APP 游戏付费用户的重叠度更是低于 11%,二者之间用户重合度极低;腾讯高管亦曾在 2023Q4 财报电话会上表示,“目前没有看到小游戏和 APP 之间有任何蚕食,一些小游戏付费用户(重合率为个位数)也是 APP 付费用户。”

数据来源:游戏工委、《2023 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

对此,微信小游戏团队负责人李卿解释,“假设小游戏和 APP 是纯粹的竞争关系,走不远,因为 APP 已经是一个成规模的市场。很早之前,我们就意识到小游戏是游戏行业的一个增量,或者说跟 APP 市场是相对平行的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不乏行业研究人士向虎嗅表示,本轮小游戏爆发的契机主要源于技术突破,尤其是 Unity 适配使手游开发,可无缝衔接小游戏。对此,紫辰乐游高菲(代表产品《贪吃蛇无尽大作战》)坦言,“三四年前超休闲火的时候,Unity 不支持在微信小游戏呈现,近两年微信平台能力(支持 Unity)突破后,产品供给开始急速攀升。”

这一判断与微信团队的分享不谋而合,李卿认为 2023 年微信小游戏的重要突破就是 Unity 适配和 1G 包体基建的放开。

“首先,微信能力发布,到开发者转化生产力进来,中间有个过程,比如代码包从 20-30M 放开,iOS 下高适配、高清、高性能模式,解决了基本的卡顿问题;其次,《羊了个羊》让用户有了‘微信里还有游戏’的心智,在微信上找游戏变成一个用户层的循环。”李卿说道。

抖音微信到底在争什么?

当然,微信与抖音在小游戏版图的博弈,不能仅限于从游戏层面去解读,要理解两家持续加码的逻辑就必须跳出游戏思维。

某种程度上,微信与抖音押注小游戏不是单纯布局游戏赛道,而是将小游戏当作强互动的广告池——小游戏即点即玩的特点,可以把广告曝光运用得更充分、链路更短,而高频、刚需、场景化、大 DAU ,恰恰可以通过广告组件完成商业化内循环。

过去一年,字节跳动超越腾讯成为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据外媒 4 月报道称,字节跳动的利润在 2023 年飙升约 60%,销售额从 800 亿美元增至近1200亿美元(约 8700 亿元),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从约 250 亿美元跃升至超过 400 亿美元(约 2900 亿元),这标志着字节跳动在收入和利润上已超越腾讯。

其中,急速膨胀的广告业务正是字节跳动提振营收的“引擎”——2023 年 11 月 14 日,外媒援引知情人士报道:字节跳动受益于广告、电商业务强劲增长,2023Q2 营收同比增长约 40% 达 290 亿美元,增幅远超 Meta( FaceBook 母公司)。

自此,移动互联网完成了老 BAT(百度、阿里、腾讯) 三足鼎立到两超多强对抗(阿里、腾讯与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等)再到新 BAT(字节、阿里、腾讯)角力的版图重塑。

注:字节跳动营收均按照当年汇率换算,2023 年营收换算按4月28日汇率;阿里巴巴通常从4月1日开始到次年 3 月31日为一个完整财务年度

甚至,小游戏的渠道优势还体现在跨平台的流量打通和广告推广方面。

例如,抖音从去年逐步开放微信小游戏的外链跳转,且抖音直播间也开始有微信小游戏的相关推广,使得微信、抖音这两个市面上最大的流量“岛屿”连接起来,为小游戏行业带来更多流量。

当然,还有一个关键因素不容忽视——社交玩法驱动下的小游戏有很强的用户粘性,是抢夺用户注意力、拉动产品时长的“利器”

2023 年《咸鱼之王》《疯狂骑士团》创下超 8000 万活跃用户之后;QuestMobile 报告显示,2024 年 2 月,三七互娱的《寻道大千》 MAU 达 1.6 亿、豪腾创想的《咸鱼之王》 MAU 达 1.17 亿。

除此之外,行业人士预估,前段时间风靡的《抓大鹅》《向僵尸开炮》活跃用户也在大几千万,而《百炼英雄》《流浪超市》《灵剑仙师》正成为接棒的新爆款。

“微信小游戏畅销榜(4月24日)TOP 10 有 6 个位置发生变化,要么空降、要么排名急速提升,这是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既说明小游戏市场流量池足够大、能同时容纳多个买量爆款并行发行,也说明小游戏的流量分配效率极高,这在 APP 游戏市场是从未见过的情况。”GameLook分析称。

文章来源:虎嗅APP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网友评论

聚超值推荐

更多优惠

相关推荐

字节又和微信杠上了 科技要闻 公司
字节又和微信杠上了
世界上最小的​ AI 可穿戴设备,五天销量破 2 万,到底是不是又一个 Ai Pin? 科技要闻 公司
世界上最小的​ AI 可穿戴设备,五天销量破 2 万,到底是不是又一个 Ai Pin?
扎克伯格,决定掀桌子了 科技要闻 公司
扎克伯格,决定掀桌子了
快手挥泪“斩”辛巴? 科技要闻 公司
快手挥泪“斩”辛巴?
半个AI圈,向李彦宏「开炮」 科技要闻 公司
半个AI圈,向李彦宏「开炮」
又到了蕉下「收割」大冤种的时节…… 科技要闻 公司
又到了蕉下「收割」大冤种的时节……
扶梯靠右站,成了被嫌弃的“社畜文明” 科技要闻 公司
扶梯靠右站,成了被嫌弃的“社畜文明”
周鸿祎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网红。 科技要闻 公司
周鸿祎终于如愿以偿,成了一名网红。
黄仁勋每天都用的 AI 产品,来自 Google,颠覆 Google 科技要闻 公司
黄仁勋每天都用的 AI 产品,来自 Google,颠覆 Google
TikTok走向危险边缘,业内人士:可能直接退出 科技要闻 公司
TikTok走向危险边缘,业内人士:可能直接退出
相关产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