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苹果在自己的开发者大会(WWDC)上发布了AI服务“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
6月21日,华为在自己的发布者大会(HDC)上发布了HarmonyOS NEXT(原生鸿蒙)、AI服务“鸿蒙智能”(Harmony Intelligence)和盘古大模型5.0。
十天之差,显示出华为与苹果的交锋之烈。
两家科技巨头已竞争多年,过去是智能手机,现在是操作系统和AI。前者代表了过去17年的移动智能浪潮,苹果在全球市场赢下了华为,华为则在中国市场打败了苹果,高端智能手机销量位居第一。
而操作系统,是华为面向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与苹果乃至微软竞争的核心领域。从市场的角度来说,已经不缺操作系统,但华为需要鸿蒙这把利器,因此它也必须格外努力才能在本不需要它的市场里脱颖而出。今天发布的鸿蒙NEXT,将是决定其能否与iOS、安卓相抗衡的关键。
AI的意义则不言自明,没有任何一家科技巨头缺席了这场盛宴。在AI领域,十天前亮相的“苹果智能”并未展现出如智能手机一样的统治力,它也需要与OpenAI合作才能弥补AI能力的不足。今天发布的盘古大模型5.0,便是华为的攻城器。
当然,操作系统与AI并非独立的两个产品,此前微软发布的AI PC和苹果发布的Apple Intelligence均体现了系统与AI高度融合的趋势。华为原生鸿蒙和盘古大模型5.0有相似,也有不同。
原生鸿蒙和AI,两手都要抓
最重要的当然是鸿蒙NEXT了。自2019年发布以来,由于长时间兼容安卓应用,不少人认为鸿蒙只能依附其他应用生态,很难说是一个独立系统。终于,鸿蒙NEXT不再兼容安卓,未来鸿蒙将建设独属于鸿蒙的应用生态,也被外界俗称的“纯血鸿蒙”。
华为终端BG首席执行官何刚表示,鸿蒙NEXT的三大升级:全场景、原生智能和原生安全,带来了超过30%的整机性能提升(与HarmonyOS 4相比)。
具体来说,“全场景”主要是重新设计了系统的全场景体验,让鸿蒙应用在跨设备间能更协同地无缝操作。例如用户在用“钉钉”手机开会时,把手机靠近平板电脑时,无须额外操作就能直接将会议流转到平板电脑的“钉钉”上,两者间不会打断会议;
“原生智能”主要是将AI大模型融入系统,提供系统级的AI能力,华为将其称之为Harmony Intelligence(鸿蒙智能)。从名字也能看出,功能与“苹果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相似,例如,两者的语音助手都大幅升级,能够通过语音控制诸多操作,以及能够实现图片智能消除、生成,文本总结等。
不同的是,“鸿蒙智能”也有许多“苹果智能”没有的功能,例如,“小艺”语音助手在大模型加持下升级为“小艺智能体”,它能够直接识别图片中的表格,并生成Excel表格,“小艺”还可识别图片和摄像头里的内容,并通过语音让视力障碍人士“听到”真实世界等等。
可以说,升级后的“小艺”已经变成了手机本身,在AI加持下,它能实现“所见即可识别”“识别即可操作”的智能体,其能力更甚于新Siri和“苹果智能”。
“原生安全”用何刚的话就是“重新建构了鸿蒙的安全体系和秩序”,为此华为带来了全新的“星盾安全架构”,针对应用过于频繁获取手机权限、信息的问题,鸿蒙NEXT直接从系统底层禁止了9类不合理权限,例如读取短信、应用列表等。此外,应用需要获取必要的图片、文档等本地数据时,鸿蒙NEXT会提供系统级的安全,例如当用户在小红书发布发布时,小红书并不能读取本地相册,只有用户选择完,且最终上传成功的图片,小红书才能读取,其他未上传的本地图片都在小红书的读取权限之外。
星盾安全架构相当于在应用与系统间建立了一道安全门,只有当用户想要“取物”时,才会给予应用相应的“开门”权限,除此之外,应用获取的数据完全被阻隔。
华为表示,今天发布Harmony NEXT开发者Beta版,今年第三季度发布手机/平板的Beta版,今年第四季度发布手机/平板的商用版,以及智能手表/智慧屏开发者Beta版。余承东表示,随着下半年Mate70系列的上市,鸿蒙NEXT将开启大规模商用。
AI大模型方面,华为去年就发布了盘古大模型4.0,并已将其应用在矿山、制造工厂以及气象预测等领域。新升级的盘古大模型5.0有三个主要特点:多模态、强思维、全系列,具体来说:
“多模态”指拥有10k分辨率图像理解,能够可控生成符合物理规律的内容,例如能够通过图片、光谱等自动检测列车;
“强思维”指拥有多模态CoT,以及思维链与策略搜索结合,例如其数学能力、复杂任务规划能力可应用于科学计算领域;
“全系列”则是指盘古大模型5.0拥有十亿/百亿/千亿/万亿不同参赛的模型,并且拥有多模态大模型、视觉大模型、科学计算大模型等多个行业向的大模型。
总的来说,如果说此前盘古大模型的主要应用在于工业领域,和大部分普通人关系不大的话,那么盘古大模型5.0就是在强化工业领域优势的同时,也着力将其应用于更广阔的C端场景,例如前文提到的与华为手机高度融合,成为鸿蒙底层的系统级AI。
现在,“纯血”鸿蒙的挑战不只在于扩大生态,还要面对AI的竞争,苹果已经把AI融入系统,谷歌也已明确会把AI融入安卓,在这种情况下,鸿蒙势必也无法置身事外。
但AI需要时间、人力、财力,对华为来说,同时在生态和AI两个重要领域突围,将是不小的挑战。当然,从另一方面来说,AI也是鸿蒙的机会。
据外媒6月20日报道,由于ChatGPT 在中国⽆法使⽤,促使苹果为其⼈⼯智能服务寻找本地合作伙伴,百度、阿里巴巴等都是谈判对象。第三方AI无论是在系统结合度,还是隐私安全方面,显然都做不到自有AI的严格把控。
此外,AI手机如何才是最优,如今并未有定数,而华为在大模型方面的领先,盘古大模型应用已久,华为有机会利用自有AI赢得更多用户。用余承东的说法是,有了一个“换道超车”的机会。
因此,大模型能力足够强,再加上完全可控的自研鸿蒙系统,华为反倒成为了目前手机行业最有可能提供AI手机最优解的厂商。
根据华为对鸿蒙的愿景构建来看,鸿蒙的对手是iOS和安卓,但也超出后两者的范围。当然,当下的鸿蒙还远未到“超越之时”,华为的任务是,先让鸿蒙成为iOS和安卓,这是迈向更远未来的第一步。
鸿蒙不缺硬件,缺生态
对鸿蒙生态来说,在去年Mate 60上市前,面临的最大困境是华为因芯片受限导致手机销量不断下滑,鸿蒙缺少足够的硬件产品和用户量,因而商业价值也难以快速扩大。
但随着华为Mate 60、Pura 70两款高端手机的全面回归,华为正在手机市场快速收复失地。根据Counterpoint的统计数据,华为在今年一季度的销量同比增长了69.7%,市场份额达到了15.5%,增速位居TOP6手机厂商第一。发布会上,余承东也表示,目前鸿蒙已拥有超过9亿用户(包括手机、平板、车机等)。
手机业务的快速恢复,直接让鸿蒙成为了中国市场份额第二高的系统。
CounterPoint的报告显示,2024年第一季度,华为鸿蒙系统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从2%增长到4%,而在中国市场的份额则爆增至17%。同期,苹果iOS在中国智能手机操作系统市场的份额则下降了四个百分点,降至16%,这也标志着鸿蒙系统在中国市场的市占率正式超越iOS。
17%的市场份额意味着鸿蒙越过了“生死线”。前华为消费者BG软件部总裁王成录曾表示:“我们分析了过去二十年电脑产业和移动产业的生态发展,发现16%的市场占有量是一个分水岭,超过16%的生态基本就成功了。”
今年4月,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公开表示,打造鸿蒙原生应用生态是华为2024年最关键的事情。在中国市场,华为计划今年把智能手机上Top5000应用全面迁移到鸿蒙原生操作系统上,真正实现操作系统和应用生态的统一。华为认为,Top5000应用占据了用户超过99.9%的使用时间,只有先完成这5000个应用适配,才能吸引其他中小开发者适配原生鸿蒙。
余承东表示,截至目前,已有超1500个鸿蒙原生应用完成上架,包括支付宝、小红书、美团、米哈游等头部应用均在其中。本届HDC,华为用一个囊括了这些重要应用的宣传片作为开场,足以显示出它们对鸿蒙的重要性。
但正如一个完整生态既有参天大树,也有碧绿小草,在完成Top5000应用后,鸿蒙最难的是吸引数百万中小开发者(包括个人开发者)。目前Google Play应用数量已超过250万;App Store现存应用总数超过170万个,鸿蒙要达到这两者的应用规模,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争取开发者,胡萝卜和大棒都要有
一个软件生态是否能吸引开发者,最根本的因素在于能否提供足够的收入,例如2022年苹果App Store创下1.1万亿美元(约8万亿元人民币)的开发者营业与销售额,其中超过90%的营业与销售额完全归于开发者和企业。
因此,尽管30%抽成的“苹果税”争议不断,但App Store创造的巨额收入还是牢牢地把开发者留在了苹果生态。
得益于手华为机业务的全面恢复,从去年底以来,包括微博、小红书、支付宝等厂商纷纷宣布适配原生鸿蒙,展现出鸿蒙生态在商业价值上的快速提升。
余承东表示,目前鸿蒙已拥有超过254万开发者,要让尽可能多的开发者挣到钱,获得持续更新、维护应用的动力,将会考验华为“分蛋糕”的能力。
另一方面,除了给开发者“胡萝卜”,也得用“大棒”维持开发者对鸿蒙生态的支持度。
PConline发现,根据华为公布的《华为应用市场联运服务协议》,若华为渠道应用更新版本晚于其他渠道,第一次降级 7天;第二次降级30天;第三次及以上,永久下架。
PConline查询了苹果App Store、小米应用商店、OPPO应用商店等相关开发者协议,均未发现有类似因更新版本延迟导致的惩罚措施。
一位开发者对PConline表示,正常来说应用都是同时更新,很少会分批先后处理。对大部分开发者来说,因为延迟更新而导致被罚的现象并不常见。华为之所以对应用延迟更新持有如此严格的要求,可能是考虑到Windows Phone的前车之鉴。
10年前,在智能手机系统还是群雄争霸的年代,由于平台过多,不少开发者虽然会同时开发多个版本的应用,但对应用的更新频率却大不相同。曾有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是,2015年支付宝为还没上市的Apple Watch完成了适配,但却在数年时间里对Windows Phone平台极少更新,导致后者功能不齐全,用户使用不便。由此,还导致支付宝与Windows Phone用户爆发了一次著名骂战。
如今原生鸿蒙生态还处于建设阶段,与当年稚嫩的Windows Phone有一定相似之处,华为需要严格把控应用生态,避免沦为开发者的备选项。
对开发者来说,是否易于开发是影响适配的另一个重要因素,鸿蒙得益于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的系统特性,只要应用有一个鸿蒙版本,适配多平台就有着天然优势,但眼下的关键在于让应用愿意登上鸿蒙平台。这方面的正面案例是苹果,iOS平台除了用户群消费能力高,苹果为其提供的完备开发流程、齐全的API接口等,也是iOS新功能适配远远优于安卓平台的主要原因。
为此,华为推出了下一代编程语言“仓颉”,使用“仓颉”开发原生鸿蒙不仅更高效,也更便捷。
总的来说,纯血鸿蒙首先要让开发者“用得好,还得用得方便”,先解决有无问题。一位开发者对PConline表示,这需要华为与开发者保持密切联系,并快速跟进开发者反映的问题或痛点,及时更新优化相关问题。华为也表示,目前开发者反馈超过10万条,正在加紧优化。
不管怎么说,从2019年鸿蒙正式发布,到现在鸿蒙NEXT登场,5年时间里,华为在外部受限的情况下,终于把鸿蒙带到了需要独自面对市场竞争(不再兼容安卓)的时刻。
从现在开始,它需要尽可能争取更多的开发者、更多的用户,创造更高的商业价值,才有可能在拥挤的市场变得不可或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