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以后,面对成群的人形态机器人,人类会想起那个机器人进厂拧螺丝的遥远的夜晚。
近日,由 OpenAI 领衔投资的具身智能创业公司 Figure,发布了自己的新一代人形机器人——Figure 02。
在它充满科幻感的外观下:
内置了视觉语言模型(VLM),使其能够通过摄像头进行语义理解和快速视觉推理;
躯干中的 2.25 kWh 定制电池可提供大约 20 个小时以上的有效工作时间;
集成布线使其拥有更紧凑的包装;
头部、前躯干和后躯干分布的 6 个内置 RGB 摄像头使其拥有超常视力;
类似飞机的设计,使其外骨骼结构增强了结构刚度和承受碰撞的能力;
最新的等比例人手具有 16 自由度和等同人类的力量;
AI 引擎提供最新的 AI 模型,机载计算和 AI 推理能力提高了 3 倍。
各方面的进步,共同组成了这款号称「全世界最先进的 AI 硬件」的 Figure 02 人形态机器人。
虽然 Figure 02 未必有发布会所说那么完美,但近期人形态机器人确实已经开始进入密集出现的时期。
除了 Figure 02 以外,特斯拉的 Optimus、宇树 G1、Apollo、Digit、Sanctuary AI Phoenix 等等,在很多场景已经投入使用。
「AI 教母」李飞飞 3 个月狂揽 10 亿美元创建 World Labs,发布了 VoxPoser 等智能机器人,致力于开发能够理解三维物理世界的大模型。
英伟达创始人黄仁勋也曾在 COMPUTEX 的演讲中,与众多机器人站在一起向我们宣告:
机器人时代已经到来,这是 AI 的下一波浪潮。
这一方面来自于 AI 的进步为通用人形机器人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助理教授许华哲曾这样为我们解读:
在 AI 的加持下,这么多不同的传感器会使以前的一个夹爪和现在的一个夹爪产生超级大的区别。因为现在它不光能夹这个东西,在夹东西前,它能感知到各种各样的信号,这些信号又会被 AI 进行一个处理,最后做一个最智能的决策。您到最后会发现,这样的一个智能夹爪已经不会比人的手差太多了。
相较于传统机器人只能在特定场景中完成特定任务而言,AI 的出现为机器人赋能,让人形机器人拥有感知、思考、决策等能力的状态不再遥不可及。
此外,多年的积累促使相关技术成熟、成本降低,例如激光雷达、高分辨率摄像头、电机、芯片及电池的发展为人形态机器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毕竟想要实现智能化的人形机器人,这几样配置缺一不可。
2024 具身智能全景图,图片来自中国信通院
根据高工产业研究院(GGII)预测,2030 年人形机器人全球市场规模将超 200 亿美元,投资银行高盛则预测,2035 年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会达到 1540 亿美元。
不仅是广阔的市场,还有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机器人的浪潮将会使其越来越普及,甚至成为新工业革命的引擎。
傅利叶智能创始人、CEO 顾捷甚至表示:
人形机器人可能会成为下一代智能终端,从原来的手机变成会走路的手机,变成会走路的大模型,在这个趋势下一定需要一个很好的载体,在生产力方面带来比较大的突破。
我们需要机器人,但它真的应该是「人」的形态吗?
人类关于「robot」这一概念最早就来自于捷克著名作家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于 1920 年创作的戏剧《罗素姆万能机器人》,词源来自捷克语「robota」,意为「强迫劳动」,原指封建制度下强迫从事劳动的农奴,在剧中暗喻流水线工人。
《罗素姆的万能机器人》1921 年在布拉格演出时的舞台剧照
现实中也确实如此,大量流水线工作被机械臂、机器人取代。新机器人的应用也大多集中于工业场景,例如我们前面提到的 Figure 02,就是「刚出生,就进厂」。
但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工作基本上靠双手就能完成,绝大部分机器人很少用到下肢、躯干。
如此看来,很多时候当我们我们需要机器人,需要的是一个可移动的智能体,只要能满足需求,它是否是人形态其实并不影响实际的使用。
那么,为什么我们还是如此重视人形态的机器人?
从实用的角度看,各行业发展至今,积累的各种操作标准、工具都是按照人类的使用习惯定制。因此,一个人形态的机器人相比多足、多轮形态机器人能够更快、更好地无缝衔接进人类的工作、生活场景。
Figure 02「进厂打工」
我们对机器人的偏爱显然不止于此。实际上,人类对于人形态机器人的喜爱,更根源上在于人类对自我群体的迷恋。
而这种迷恋,是人类所有创造的源头之一,柏拉图《普罗泰戈拉》曾有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而他提到的「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其实就是人类的创作。
这解释了古希腊为何热衷于雕塑里接近完美比例的各式神像——这种「自恋」反映的是古希腊人对自我形象的高度重视,同时也是对秩序、完美和理想的深层次追求。
而这种迷恋一直延续在人类发展的每一个阶段,也弥散在艺术、人文、科技的各个领域。
到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人类更是将人本身抬到了高于宗教的位置,正如莎士比亚所言:
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
这个「传统」延续至今,当科技再次赋予人类「创造」的能力,人类以自身的形象创造人造物——也就是人形态的机器人。
这一点在科幻文艺作品上表现非常集中,从《银翼杀手》到《机器人管家》,从《人工智能》到《她》,从《我的机器人女友》、《机器纪元》、《机械姬》到《阿丽塔:战斗天使》,以机器人为代表的具身人工智能作为人类的爱人、敌人、仆人和友人,机器人作为讨论人与科技、人与社会的媒介,成为了科幻电影的一大母题。
电影《机械姬》场景
人形器械智能「心」,才是人工智能完全体
而这只是冰山上的一角,冰山之下隐藏着的,是我们的情感。
我们倾向于赋予「人形」更多的情感和信任,因为它们看起来更像我们自己。——正如前面提到的《罗素姆万能机器人》中,人们会同情人形态机器人的辛苦,但很难直接同情一条机械臂。
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拟人化」,它解释了为什么我们对人形机器人寄予更高的期望,并希望它们能更好地理解和回应我们的需求。
尤其是在面对 AI 这样容易让人因捉摸不透而感到恐惧,在机器人这种容易产生「恐怖谷」的事物上,更是如此。
1981 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长达 52 级的日本动画片,名为《铁臂阿童木》。或许其中具体的情节没有多少人会记得,但不少人仍然会对「十万马力,七大神力,无私无畏的阿童木」记忆犹新。
影片中的阿童木聪明、勇敢,富有正义感,除了身体是机器,行为和思想都接近于人,是一个「现代化」的小侠客,但也偶尔还出现一些属于人类小孩子的忧愁。
在他的设定中,突出了一颗「心」。
正是因为有「心」,他能像人类一样拥有喜怒哀乐;因为有「心」,他能靠自己的意识决定行动;因为有「心」,他能在一次次磨炼中有所成长;因为有「心」,他坚信人类与机器人能够成为朋友,即使自己身为机器人也愿意相信人类。
手冢治虫这样描述:
即使人们知道它是人造的,仍然会感受到生命、生发出感情。
这颗「心」,是我们对机器人的想象和渴望,也是我们的需求和理想。
我们以自己的形象创造神明,也将以自己的形象创造智能。
或许在很多人眼中,这二者,本为一体。
机器人,不是技术,而是艺术。
本文来源:Apps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