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又损失了一位大将。
特斯拉制造副总裁、中国上海超级工厂负责人宋钢,提交了辞呈,12月18日正式离职。
相比朱晓彤,很多人可能对宋钢有些陌生,作为工厂厂长,宋钢比较低调,但其在中国的地位,可以说仅次于朱晓彤。
按照媒体报道,他将跳槽到一家正处在产能瓶颈的本土新兴汽车品牌。
他自己还没有官宣下家,热心的网友就已经开始猜测了,不过首先出来辟谣的是小米。
小米的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称,“大家都在传的宋厂长(宋钢)确实很好,不过我们小米汽车工厂的季厂长(季国伟)也很优秀,足矣!”
上海工厂的关键先生
宋钢在特斯拉中国区是元老级的人物了。
离职前,他的职位是制造副总裁、上海工厂厂长,在中国区,统管上海工厂一期、二期、电池、电机的工厂。此前朱晓彤在临港工厂办公时,他们还共享过一个开放式的办公位。
在特斯拉工作期间,宋钢的表现确实足够优秀。2018年,他加入特斯拉,成为特斯拉在美国以外第一家工厂的第一位员工。
此前,宋钢在上汽通用、福特工作,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的早期制造团队也多数来自上汽通用和上汽大众,他带领团队在一年之内,实现近1000辆可供销售的Model 3的本地生产。
2019年12月30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向车主交付了15辆车。同时也达到了超过每星期3000辆的生产速度,当中还不包括12月底才开始生产的本地电池组。
2020年,宋钢带领团队建设上海工厂二期,负责生产Model Y。如今特斯拉上海二期工厂已经成为零部件本地化率在95%以上、全球产线效率最高的工厂,平均每30秒就能下线一辆全新的Model Y。
2021年,特斯拉全年交付新车93.6万辆,上海工厂占其中的51.7%。2022年8月13日,特斯拉下线第100万辆整车,今年10月11日,特斯拉上海工厂下线了第300万辆整车。这意味着,上海工厂平均年产能可以达到100万辆左右。
除了整车制造工厂,宋钢还参与过特斯拉电池、电机团队的建设与工厂的落地。目前,特斯拉已经在上海建成世界最大的电池 Pack 工厂,并完成了汽车电机的国产化制造。
宋钢也曾在美国特斯拉工作,参与过工厂建设和潜在设施的业务规划。随后又返回上海建立特斯拉 Megapack 电池工厂,该工厂预计将于2025年第一季度开始生产。
如今宋钢辞任,意味着当初帮助特斯拉建立起上海工厂的人已经完成了历史任务。
目前特斯拉尚未正式任命新的上海工厂厂长,官网上也没有相应的招聘信息。不过这个职位极为重要,因为除供应链由美国总部负责之外,其余制造相关部门均由厂长管理。
据晚点AUTO报道,这次很可能是让内部人接任。目前候选人有两位:一位刚刚晋升为特斯拉上海工厂汽车与零件质量高级总监的费文进,另一位是物流总监孙郝林。
谁最需要突破产能瓶颈?
眼下宋钢的下一站并未官宣,最先否认的是小米。
小米的交付周期早已排到了明年2月以后,并且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预计明年的7、8月份就可以正式投产。
新工厂可能缺个厂长,宋钢又是在今年年底离职,也的确容易让人浮想联翩。
除了小米之外,小鹏和乐道也有甜蜜的负担。小鹏的总部在广州,工厂分布在广东的广州、肇庆和湖北的武汉;乐道的总部在上海,工厂在安徽合肥。
12月初期,有媒体报道称,乐道的订单大概有5万辆,但是工厂的产能每月还不足1万辆。交付周期在10-14周,如果12月份下单,很有可能会等到春节之后才能提车。
另外在明年的规划中,乐道还计划推出两款新车,并在明年的三四季度实现交付。
从产能来看,乐道的确需要开足马力。
和乐道相比,小鹏的产能压力或许更大,今年下半年,小鹏的MONA M03和P7+先后上市,相继实现爆单。
MONA M03在上市48小时内订单飙升到3万辆,上市后,交付周期已经延长至两个月以上。接近小鹏用户运营体系的负责人表示,客服400电话量激增,大多数来电都是用户在催促或询问交付情况。
P7+在上市4小时内,就收到31528辆大定订单。据汽车博主孙少军爆料,小鹏汽车在11月份的锁单量已经突破7万辆,小鹏也在努力地进行产能爬坡。
11月,小鹏在广东的黄埔工厂和肇庆工厂已经启动了双班制生产模式,几乎实现了24小时全天候的生产。
黄埔工厂主要负责生产P7+,11月日产量已经达到了400-500辆。肇庆工厂主要负责生产MONA M03,其约90%的产能都在为MONA M03服务。日产量已经接近工厂的产能峰值,提升到700辆以上。
P7+车型上市四周时间内,交付突破1万辆。MONA M03在上市后连续三个月,每月交付量均超过1万辆,累计交付量已达到4万辆。截至12月16日,该车型已稳定实现每周4000辆的交付量,交付周期也从最长的13-17周缩短到7-11周 。
但小鹏内部预计,这批订单还需持续生产至春节前。小鹏汽车管理层在三季度财报电话会上表示,通过双班生产,广州黄埔和肇庆两家工厂年产能可达20万至30万辆,并已规划好2026年之前的生产计划。
除了要完成这2款爆款新车的交付之外,明年至少推出4款新车,包括首次推出的增程式车型,小鹏工厂的生产压力可想而知。
目前一切都是猜测,但能确定的是,宋钢作为能顶得住Model 3、Model Y生产压力的抗压选手,无论拿了谁的offer都很合理。
本文来源:超电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