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蔚来的未来靠小米?但雷军未必需要李斌

唐辰同学 2025-01-20 18:29:58
公司

券商海通国际在近期发布的“2025年五大猜想”中,提前“决定”了蔚来的未来,认为其将在2025年被小米收购。它还表示,小米并购蔚来后,蔚来换电使用范围得以扩大,甚至在专利保护下开放给其他车企。

这种类似占卜,或者说算命式的“猜想”,海通国际并没有给出更多的专业数据、理论等支撑,只是简单的标注说明:基于对技术、经营,以及竞争的认识和分析,给出仅供思路方向的建议,而并非基于充分证据以及信息做出的预测。

海通国际还预测,理想、Tesla(特斯拉)、小米确立在中国智驾的领先地位,但丝毫没有提及华为在智驾方面的存在。

考虑到券商是第三方研究机构,其职责是引导投资人对目标企业更有信心。对普通公众而言,也代表着一定的客观性和权威性,起到建议的作用。而且,这五大猜想,有且仅有小米并购蔚来是关于国内市场,这些因素堆加在一起,也导致其具有很强的迷惑性,在行业引起热议。

海通国际搞噱头“有一套”

海通国际并不是无名之辈,一度是行业顶尖的代表性机构,获得过港股券商“领头羊”、“港股IPO之王”之称。但最近几年发展不顺,最终在2023年10月宣布私有化,从港股退市。

这家券商被更多民众和汽车行业熟知,在于它很会设置吸睛的营销噱头。除了此次的“五大年度猜想”,2022年6月,海通国际还拆解了一辆7万元的比亚迪元EV,并写出一份87页的研报。

海通证券金属+汽车团队首席施毅在朋友圈表示,这份名为《海通汽车实验室——比亚迪“元”细化拆解》的研报,由16名团队成员完成,拆车前后历经3个月。这也给不少网友留下了“硬核”、“无所不用其”的印象。

但专业人士并不认可这份报告的水平和质量,认为大部分就是零部件介绍的堆砌,没什么“干货”,照片占据了大部分篇幅,对新手有点用,但对资深投资者完全不够。“不是说不能拆车研究,但花六七万元就出这么个PPT?”

甚至还有券商同行直接表示,券商卖方行业内卷严重,“海通国际搞出这样吸引眼球的研报,可能是为了‘派点’。”所谓券商派点,简单来说,是券商行业的一种考核机制,决定交易佣金的分配。派点收入的多少直接影响研究员的薪酬水平。

所以,在唐辰看来,海通国际对蔚来的“未来”所作出预测,也是类似的套路。之所以把蔚来和小米设定为目标,可以归结为两重原因:

首先,新能源造车赛道洗牌加速,留在牌桌上的玩家越来越少。过去两年间,威马、高合、极越等明星创业车企先后倒下,哪吒也几乎是生死难料。造车新势力御三家中,理想的状态最为乐观,不仅在2024年成为新势力品牌中,首个年销量超过50万辆的车企,还在2020年首次实现盈利,仅次于特斯拉、比亚迪;

小鹏汽车实现触底反弹,单月交付量连续4个月创历史新高,MONA M03、P7+成为爆款。在2024岁末的公司内部信中,何小鹏表示,面对未来三年,小鹏将产品图谱上“做精做少做差异”,以“杀出淘汰赛,进入晋级赛”。

最难的还是蔚来,虽然2024年的新车交付成绩并不算差,但收入仍是负增长,亏损也没有收窄,烧钱也似乎看不到尽头。时间线拉长看,从2018年到现在,蔚来在不到7年时间里,累计亏损达到1021.6亿元。

另外一方面,雷军在2024年变化身为“古希腊掌管流量的神”,成就一门“显学”,被称之为“雷学”。对他的关注横跨汽车圈、手机数码圈、营销圈、育儿圈、霸总文学、成功学以及日常茶余饭后的小八卦等领域。他抖音的粉丝从2024年3月的不足1000万,增长到现在的3800多万,并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在增长。

这背后离不开雷军系公司业绩的支持。小米汽车是雷军当下最为看重的业务板块。他在2025年跨年直播活动中透露,2024年小米汽车交付超过13.5万辆,2025年交付目标30万辆。

虽然小米汽车还在亏损,但从2024年二季度财报和三季度财报数据测算,小米汽车单车的亏损已经从超过6万元,收窄到约3.77万元。这意味着小米汽车的经营效率、对供应链的控制能力都在不断提升。

相关分析称,随着交付量不断攀升,小米最迟或将于2025一季度实现盈亏平衡。这个成绩,对仅靠一款车型,而且一直处于产能爬坡的新手来说,堪称惊艳。

某种意义上来说,造车新势力亏损赚吆喝的魔咒,被小米打破。极越事件更能反映出小米造车模式的生命力,宣布造车三年,小米的现金流反而越来越大,根据其三季度财报,小米的现金储备达到了1516亿元,创下历史新高。这也增添了小米能够“吃下”蔚来的可信度。

雷军未必需要李斌

这个所谓“小米并购蔚来猜想”的最大影响在于,引发业界对蔚来发展信心的不足,甚至有观点表示:李斌适不适合继续领导蔚来?

实际上,蔚来倒闭或者被收购,也不是海通国际首次提出。2024年11月,有实名认证为比亚迪员工的人士发文称,比亚迪与蔚来集团合作成立比未来汽车集团,比亚迪占股51%,蔚来占股49%。他还称,收购后,比未来集团直接控股蔚来汽车,但蔚来汽车仍由蔚来集团独立运营。此次收购旨在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针对这一言论,蔚来和比亚迪方面都予以澄清。其中,李斌在核心用户群中对此回应,怒斥该消息“胡说八道”,是“骗流量的手段”。比亚迪品牌及公关处总经理李云飞回应称,比亚迪与蔚来合作为“严重不实消息”。不过,对于造谣者是否为比亚迪员工,其未做出回应。

海通国际的猜想,蔚来公司品牌传播与营销负责人马麟回应:“猜想纯属虚构。”他还表示,蔚来已经与海通国际作出相关猜想人员进行了“交流”。该人员在内部分享这个猜想,是想表达对蔚来品牌以及换电模式的认可。

比较有意思的是,小米首先站出来回应。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发文,但并没有正面回答“是或者不是”,而是很有公关技巧的调侃,这可以理解为不值得正面回答,也可以给外界更多的联想。

短短两个月,蔚来两次被传“被收购”,李斌内心可能很受伤。回到猜想本身,小米需要收购蔚来么?或者说,雷军是否需要李斌?目前看,不需要。

在2024年雷军年度演讲中,雷军曾表示,小米集团不走捷径、不收购、不代工,从核心技术做起,10倍投入认认真真造一辆好车。

他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和主持人开玩笑,现在可以叫我“厂长”。这个新头衔的一个注脚是,小米汽车位于北京亦庄的智能工厂,集生产、研发、测试、销售、体验于一体,前期投入巨大。为了应对销售热潮,小米还在进行小米汽车二期工厂建设。前高盛在研报中曾预计,小米汽车将在2028年实现盈利。

对雷军和小米汽车来说,眼下最紧迫的任务是提升产能,完成交付。正如有观点认为,对小米这样的“造车新势力”来说,更值得关注的是销量和竞争“护城河”。因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未来,不仅仅是价格竞争,更是技术、服务和品牌等多方面的综合竞争。

需要注意的是,马麟在回应中还重点提到了蔚来换电业务的新动向,小米也就此正在与蔚来展开合作。换电业务很有价值,小米眼下还有很大的主动权,通过合作的方式来为小米车主提供更好的用车服务。

但放在小米汽车的推进节奏里,现在就“吃下”蔚来,这块资产的处置就会很麻烦,未必能达成“1+1>2”的效果。

“蔚来还能撑多久?”

海通国际的这个擦边球,打得赤裸裸。对车企的猜想应该有专业支撑,而不是“空穴来风”,对具体车企或者新能源汽车行业产生负面影响。

但李斌确实需要回答一个问题:“蔚来还能撑多久?”,这是提振行业和用户信心的必答题。

2024年蔚来NIO DAY上,有媒体就如此尖锐的向李斌提问。李斌没有闪躲,很直白的回答:“蔚来能撑多久?肯定比2019年撑的时间长多了。”他认为,蔚来还有422亿人民币的现金,运营现金流还是健康的。同时,销量也还在增长。“2019年撑到现在都撑五年了,从现在看肯定远远不止五年,这个大家不用特别担心。”

李斌的底气来自手里的牌:2万多个充电桩、近3000座的换电站、全域自研的核心技术能力、近9300个的技术专利、超过60万辆的累计销量、40%的高端纯电市占率。这些都是蔚来能够继续说服投资者输血、说服消费者购车的资本。

在此之前,他还对全体蔚来员工提出要求,明确团队要持续加强自下而上的体系能力建设,聚焦提升基本经营单元的运营效率。

他也给自己定下了KPI:“接下来两年是非常关键的——就是明年销量翻番,2026年实现盈亏平衡,实现盈利”。

销量翻番,实现盈利,这两步对李斌至关重要,这关系到蔚来能否继续留在牌桌子。

更关键的一点,李斌认清了现实,学习雷军讲故事能力,也在极力寻求技术长期主义和经营短期执行的平衡。

蔚来从诞生开始,就有两个标签,十分鲜明:一个是纯电,一个是高端车型。对于前者,蔚来的挑战是,纯电动汽车市场增速整体放缓。比如2024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增量主要依赖插混汽车,同比增长71.6%,纯电汽车的增幅仅有15.5%。

同时,蔚来在做两件事来维系自身的高端品牌形象:一是将卖车和用户运营融为一体,也就是外界认知鲜明的“蔚来粉丝运营”体系。举例来说,蔚来的电商板块NIO life拥有极高的复购率,并且可以贡献利润。

二是投资规模巨大的换电系统,这是笔数十亿元的资本开支。如果李斌像王传福那样聪明,卖几百万台车都不建几个充电桩,蔚来会少亏很多钱。

这两个标签,也是支撑蔚来区别于其他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故事框架。从2024年开始,也就是蔚来成立的第十年,李斌在说服市场关注蔚来长期的技术投入同时,加大了短期执行的策略力度。在NIO DAY上,蔚来发布了目前最贵车型ET9 ,以及亮相了最便宜的车型萤火虫,也是其第三品牌的首款车型。

目前蔚来有三个品牌11款车,覆盖15-80万元的价格带,这将是蔚来接下来面对市场竞争的重要抓手。但摊子铺这么大,对李斌和蔚来的资金投入、研发、生产、渠道以及品牌的操盘能力,都是极为严峻的挑战。

但李斌必须迈出这一步,他对员工说,也是对自己说:“好的想法离开执行力就是空谈,长期主义更不应该是不做好短期执行的借口。”

此前,李斌对换电站的战略构想有一个高度简练和抽象的概括:算大账。但李斌也要开始算小账了。因为当蔚来被公开讨论并购,这意味着,蔚来只有先活下来,才有资本谈长期主义。

文章来源:唐辰同学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网友评论

聚超值推荐

更多优惠

相关推荐

有图无真相,终究逃不出泛滥的AI垃圾 科技要闻 公司
有图无真相,终究逃不出泛滥的AI垃圾
TikTok跌倒,“瑟瑟发抖”的小红书不敢吃饱 科技要闻 公司
TikTok跌倒,“瑟瑟发抖”的小红书不敢吃饱
戴尔学起了苹果,第一步就是砍掉XPS? 科技要闻 公司
戴尔学起了苹果,第一步就是砍掉XPS?
闲鱼,养肥「仅退款」白嫖怪 科技要闻 公司
闲鱼,养肥「仅退款」白嫖怪
美团推出“浣熊食堂”外卖集合店,冲击增长天花板 科技要闻 公司
美团推出“浣熊食堂”外卖集合店,冲击增长天花板
执掌十年的赵明离职,荣耀新任CEO李健什么来头? 科技要闻 公司
执掌十年的赵明离职,荣耀新任CEO李健什么来头?
TikTok绊倒,小红书吃饱! 科技要闻 公司
TikTok绊倒,小红书吃饱!
现在的旗舰机,其实已经不配被叫 “ 旗舰 ” 了。。。 科技要闻 公司
现在的旗舰机,其实已经不配被叫 “ 旗舰 ” 了。。。
记账App都这么多了,为啥还有程序员想写? 科技要闻 公司
记账App都这么多了,为啥还有程序员想写?
苹果在中国又开了一家新店,但销量大跌了25% 科技要闻 公司
苹果在中国又开了一家新店,但销量大跌了25%
相关产品
取消
太平洋科技APP
新品资讯,APP首发
立即下载
APP内看完整版
太平洋科技APP

新品资讯 APP首发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