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又到了蕉下「收割」大冤种的时节……

新浪科技 2024-04-27 23:07:57
生活

629一件的防晒服、299一件的雨伞、223元一顶渔夫帽、224元一个小风扇、199元一个口罩……

蕉下,一个频繁被质疑“智商税”的防晒品牌,如今在线下门店玩起了新套路。近日,新浪科技走访蕉下线下门店发现,该品牌开启了“满凑”400元减50元活动,但从中也“暗藏陷阱”。

比如当购买一件799元的冲锋衣时,线下折扣后的价格为759元,但线上官方旗舰店的价格为695元。换言之,无论购买的产品多于或者少于400元,都不够划算,只有“恰好”达到400元的倍数,才能享受与线上同等的折扣优惠。

一直以来,“科技”的名头,是支撑蕉下价格昂贵的重要理由。但事实上,根据此前蕉下招股书,其全年研发费用仅为7160万元,占总支出的3%,相比之下,营销费用则高达5.86亿元,占比24.4%。

多位业内人士告诉新浪科技,蕉下目前仍然停留在重营销、轻研发的阶段。仅有着外观设计的优势,不足以让品牌从网红发展为长红。

线下满减套路,怎么买都贵

近日,新浪科技在工作日晚六点半来到了蕉下的北京朝阳大悦城门店,门店内空无一人。似乎是为了“冲业绩”,蕉下线上线下有着不同的营销策略。

新浪科技看到,同一款折叠雨伞在线上的售价为173元,线下的价格为199元;同一款遮阳帽的线上售价为128元,线下的售价为149元。对比之下,线上售价比线下原价贵了13%。

而线下店员又告诉新浪科技,在门店内消费者可以享有满400元减50的折扣,换算过来,也相当于较原价打了13%的折扣。

换言之,线上门店享有的折扣,线下门店需要凑满400元整才可享有。但在门店消费,消费者很难保证金额恰好为400元,况且多数款式都以“X99元”售卖。

举例而言,如果消费者在门店购买了一款价格为399元的墨镜,线上同等价格为347元;即使价格超过了400元,如消费者购买了一件价格为799元的冲锋衣,线下折扣后价格为759元,而线上价格为695元,无论总价是否高于400元,线下购买仍然不够划算。

此外,即便是折后的价格,“性价比”低一词都始终伴随着蕉下。在社交媒体上,有不少消费者质疑道,“实在不明白,这个口罩为啥69?”

蕉下的高端,要追溯到其成立的日子。2013年,蕉下带着第一款防晒产品——双层小黑伞横空出世。蕉下宣称,其首次在伞布上使用了可高效阻隔超过99%紫外线的L.R.C涂层。在一把防晒伞不足50元的市场环境下,蕉下却把小黑伞价格定在200元以上。一时间,中产蜂拥而至,蕉下防晒伞火速出圈。

近年来,防晒护理的市场日益扩大。顺应着时代的东风,蕉下也逐渐拓宽了品类。2019年,蕉下开始推出防晒口罩、防晒衣、防晒帽等。到了2021年,蕉下的服装收入占到了总收入的29.5%,墨镜、口罩等其他配饰类产品的收入占比也增长到了25.4%。

防晒,没有所谓黑科技

如今蕉下的产品打出的亮点都是“科技”二字。近日,蕉下还联合艾瑞咨询发布了《中国防晒衣行业标准白皮书》,其中公布了防晒衣六维标准和可量化参数。

“科技”的名头,是支撑蕉下价格昂贵的重要理由。

但市场上,有关蕉下为“智商税”的质疑声不绝于耳。此前,据人民网报道,蕉下申请的众多专利中以外观设计类居多,有关防晒清凉且被授权的专利仅不到10项。

除此之外,蕉下的“黑科技”——“AirLoop冰丝”面料也被行业质疑。根据《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接触凉感系数大于等于0.15以上的产品才被称为具有接触瞬间凉感性能。而蕉下部分防晒衣的接触凉感系数分别为0.23及0.25,与市场上众多品牌防晒衣系数相当。

也有代加工厂揭底称,“没有所谓黑科技,不过是不同的面料配比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而已”。

而靠着雨伞发家的蕉下,近日也被“扒”出防晒效果与几十元的伞具差距不大。根据测评,蕉下面部位置UVA(长波黑斑效应紫外线 )阻挡率达到99.9%,天堂伞UVA阻挡率为99.8%,而后者的价格仅在30-50元区间。

在高廪智库创始人郭继伟看来,蕉下的路线很像国外传统轻奢品牌的路子,靠营销和概念来强化品牌认知,给防晒赛道做出了消费阶层的划分。“很难用性价比这个词去套这类品牌,因为本身它具备更多的社交属性。”

除伞之外,再无爆款

蕉下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无疑是搭上了露营经济的列车。互联网产业分析师张书乐告诉新浪科技,在露营经济的范围中,“防晒是户外的痛点,帐篷、烧烤架都可以租借,但防晒服一定是自己的,蕉下借此趋势从原来的小众变成了大众。”

而如今能够一口气推出防晒全系列产品。在张书乐看来,是因为小黑伞的出圈给了品牌联想力。但事实上,遮阳伞和防晒服的材料有本质的区别,原有的品牌优势不能平移到其他品类上。

在他看来,蕉下目前仍然停留在“有名气、无品牌”的层面。“伞是蕉下最为有影响力的产品,但是提到其他产品线,蕉下仍然缺少一个令人记忆深刻的爆款。而更为重要的是,蕉下的突破仍然停留在花色、样式上,没有真正可以区别于竞品的技术,这样的品牌没有护城河,非常好效仿。”

诚如张书乐所言,如今互联网上出了各种各样的蕉下平替,不少产品仿照了蕉下的外观设计,且在防晒指数上也和蕉下相差不大。

必须承认的是,蕉下小黑伞此前的破圈是成功的,但张书乐认为,要想从网红变成长红,要让消费者体验到更核心的东西,而不是仅仅有“潮”和“个性”的属性。在他看来,蕉下仍然需要一些时间去沉淀,也需要有更多新颖的东西来刺激消费者的眼球、增强消费者的体验。

“重营销轻研发”的属性能改吗?

今年3月26日,杨幂成为蕉下官宣的代言人,此前也签下周杰伦为其代言。2022年,蕉下曾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从招股书的细则也看得出蕉下重营销、轻研发的属性。仅在2021年,蕉下就与超600个KOL合作,其中超199个KOL拥有超百万关注者,带来45亿浏览量。

根据招股书,2019至2021年,蕉下分销和销售费用为1.25亿元、3.23亿元、11.04亿元,占营收为32.45%、40.7%和45.9%。其中在广告及营销的开支分别为0.369亿元、1.19亿元、5.86亿元,占比为9.6%、15%、24.4%,增长率高达223%和392%。

相反地,蕉下的研发费用占比连续三年持续走低。2019年—2021年,蕉下的研发开支分别为1990万元、3590万元和7160万元,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5.3%、4.6%和3.0%。

对比来看,2022年安踏体育研发投入金额为12.79亿元;而蕉下三年的研发数字加在一起也仅为1.27亿元,为安踏单年研发投入的十分之一。

文章来源:新浪科技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网友评论

聚超值推荐

更多优惠

相关推荐

字节又和微信杠上了 科技要闻 深度
字节又和微信杠上了
世界上最小的​ AI 可穿戴设备,五天销量破 2 万,到底是不是又一个 Ai Pin? 科技要闻 深度
世界上最小的​ AI 可穿戴设备,五天销量破 2 万,到底是不是又一个 Ai Pin?
抢到华为Pura 70 Ultra之后,我把你想知道的全测了。 科技要闻 深度
抢到华为Pura 70 Ultra之后,我把你想知道的全测了。
快手挥泪“斩”辛巴? 科技要闻 深度
快手挥泪“斩”辛巴?
半个AI圈,向李彦宏「开炮」 科技要闻 深度
半个AI圈,向李彦宏「开炮」
直播售假成灾,新电商时代下的打假难题 科技要闻 深度
直播售假成灾,新电商时代下的打假难题
华为造爆款,耗时8分钟 科技要闻 深度
华为造爆款,耗时8分钟
扶梯靠右站,成了被嫌弃的“社畜文明” 科技要闻 深度
扶梯靠右站,成了被嫌弃的“社畜文明”
利润暴降40%!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TO:中国不会产生对手 科技要闻 深度
利润暴降40%!光刻机巨头阿斯麦CTO:中国不会产生对手
撒币14亿求支付牌照,抖音叫板支付宝和微信 科技要闻 深度
撒币14亿求支付牌照,抖音叫板支付宝和微信
相关产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