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年轻人唯一拥有的虚拟固定资产就是手机里的表情包。
你可以随机抓取一个00后,就会发现他/她的表情包就是一座巨大的赛博动物园。
如今风靡抖音和小红书的表情包之霸主,是形态各异的“猴子”。
吗喽的命也是命
眼皮沉重,双眼无神,面无表情,目光涣散。
这可能是一张当下最流行的猴子meme,也可能是晚上9点下班后挤上地铁的你本人。
猴子表情包之所以在半年之内火速霸占年轻人的手机内存,因为“有人在看乐子,有人在照镜子”。
猴子,凭借其与人类高度相似的面部构造以及疲惫的面部表情,成功地演出了在座每一位的精神状态。
和小猫小狗为代表的“哈基米”派相反,猴子没有那么可爱,猴子也不是靠卖萌就能换来高级罐头的主子,猴子就是每一个没有色相可以出卖、只能靠双手打工谋生的普通人。
当你在简历上撒谎后仍然得到了这份工作,你就是坐在人堆里无助迷茫的猴子。
当你在深夜聆听《水星记》,怀念那个让你心碎三年还未痊愈的前女友,你就是这只戴着耳机听歌的猴子。
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草台班子,猴子也不知道自己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只是莫名其妙来到一个看似需要它的岗位上开始瞎忙,相信你也一样。
每天早上八点,准时被闹钟骂醒的你,一定会躺在床上陷入对人生的反思:
为什么人要出生,为什么出生就要受苦?如果非要受苦,那是不是死了也好?
为什么当时几亿年前那只鱼非要爬上陆地?
最后,在生和死的思考之间,猴子还是选择了起床打工。
毕业前幻想自己会是站在花果山上的齐天大圣美猴王,如今发现自己不过是在花果山打工的底层猴子。
谁都能来踹你一脚,谁都能把你摁在地上揍一顿。
由此一来,猴子表情包成为最能还原年轻人精神状态的当代艺术,这是由他们二次创造的精神特产。
猴子表情包也逐渐演变成了一种“吗喽文学”。
吗喽,即马骝,是两广地区对“猴子”的昵称。如果你曾经也爱看香港电影,一定对“马骝仔”这个称呼很熟悉,刘德华就有一首著名歌曲《开心的马骝》。
有些轻佻,甚至不那么尊重。就像广西老表们经常在地域攻击中被污名化为“猴子”,“吗喽”在中文语境里也有了英文中“Nigger”的意味,自嘲可以,骂别人就要小心了。
吗喽的命也是命,“猴命贵”运动就此诞生:不要嘲笑吗喽,因为你也是其中一员。乾坤未定,你我皆是吗喽。
“私密吗喽”就是吗喽文学的开山鼻祖:我是一只每天上班如上坟的吗喽,除了给人当孙子之外没什么擅长的技能,如果你愿意听,我可以说一整天的私密马赛。
吗喽们总是一脸尴尬和局促,像是每个误落尘网中的失败者。
吗喽们总是在打工。
他们是手里握着拖把的底层吗喽,他们也是面对键盘的数字吗喽。不管是干保洁的还是写程序的,过了35岁都逃不过当吗喽的命运。
没有理想的吗喽不伤心。走进写字楼里,吗喽的使命就是在公司偷水、偷电、蹭空调。
因为吗喽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非得上这个班,但至少能给租的房子省下一天的水电费,如果可以的话,吗喽们恨不得把锅也拿来。
而吗喽辛苦打工赚到的钱又能维持什么呢?
吃预制菜,住合租房,办共享单车月卡,喝最便宜的啤酒,抽最廉价的烟。
想追喜欢的女孩,却担心自己身上有一股遮不住的吗喽味。
吗喽也不明白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连最弱智的游戏都无法通关,在“放弃挑战”和“再试试”两个按钮之间不断切换。
吗喽也会在深夜思考,或许最大的错误就是进入人类社会,自己根本不属于这里。
但是吗喽们生在动物园,又能逃去哪里?
吗喽文学的特点在于恰到好处的陌生化与间离效果。
表情包里那些滑稽的吗喽,就像蒙混过关进入社会的我们:装模作样穿上不合身的大人西装,被放在一个莫名其妙的岗位上,学着人类的模样,做着人类的事。
我们不是《猩球崛起》里风光无限的英雄凯撒,我们就是手无缚鸡之力只知道偷吃达利园小面包的吗喽。
吗喽是全人类最原始的样子。在祛除所有外在修饰之后,我们的本质或许就是吗喽。
耍猴人手里的那根锁链,人类的脖子上其实也有一根隐形的。吗喽不听话,锁链便紧一些。如此看来,我们真的和乞食香蕉的吗喽没有区别。
于是吗喽们阴暗扭曲地爬行,不想假装做人了,他们想复归一种原始的动物形态,想把身上的衣服撕碎,吼叫着回到山林中去。吗喽本就是不必穿衣服的。
就像我们幻想着自己醒来变成一只峨眉山上无法无天的恶霸猴子,不用上班打工,偷走游客手里的小面包再狠狠给他们一拳。
自从你得知自己也只不过是一只吗喽之后,你的朋友圈里再也没有星辰大海和银河宇宙了,你不再谈哲学与文学,你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城市的一块抹布。
森林逐渐与你无关,你的人生只剩下打工和社保缴纳系数。
人型动物
如果你混迹互联网很久,你会发现如今的灵长类动物在精神上退行了。
年轻人在不停寻找自己的精神动物,托动物言志。
退行(regression),是指人们在受到挫折或面临焦虑、应激等状态时,放弃已经学到的比较成熟的适应技巧或方式,而退行到使用早期生活阶段的某种行为方式,以原始、幼稚的方法来应付当前情景,来降低自己的焦虑。
而颓丧的吗喽,是当年卑微老鼠人的迭代版本。
“老鼠人”乍听有些低俗,但它也确实是近年来最精确的互联网用语。与“天龙人”对应,老鼠人就是手中不掌握任何生产资料,生活在社会底层,并且现状在很长时间内无法改变,所以对未来丧失了希望的人。
最开始,老鼠人其实是抽象文化代表人物@带篮子在直播中随口发明的。
他毕业于职校“小清北”,当过保安进过厂,是抽象网友们的重点取乐对象。在网友们的剪辑传播后,老鼠文化也从小众走向大众。
鼠鼠文学由此风靡全网。
我们都是下水道里仰望天空的老鼠,幻想自己有一天可以爬出下水道。然而垂死挣扎十八年后爬出下水道才发现,有些仓鼠生下来就在豪华的宠物店,而下水道的老鼠是见不得光的,是丧失交配权的。
我们白天打工,晚上还是要回到下水道里吃外卖,一边咀嚼着预制菜和僵尸肉,一边看着抖音里的富人们在SKP拿下几个爱马仕。阳光在下水道都是短暂出现的稀缺品,被置换成了每个月高昂的租金。
在那篇代表作《他们都说我是“老鼠人”》中,作者 @废青会社 如此写道:
“肮脏的下水道里,一只老鼠小心翼翼的摸索着,它的皮毛油光发亮,两只手抱着偷来的垃圾,望着下水道外面的天,灯红酒绿、车马喧哗,正当它踌躇满志想出去看一看的时候,肚子叫了,它只能吃掉手里的垃圾,再去找下一个垃圾。”
老鼠人们渴望抱团取暖。
由“鼠鼠我啊”开头,你能听到这片土地上发生过的大大小小的个体悲剧。这些悲剧最后都变成了一张老鼠头的表情包,和叙述者机械的电子配音。
有人在学校经历霸凌和暴力,导致性格缺陷;有人因为变态的原生家庭导致初中上了五年;有人出生在农村重男轻女的家庭里,上了职校,最后只能进厂打工。
每一只“鼠鼠”背后,可能就是坐在地铁里面无表情的路人。如果不是鼠鼠文学,你或许永远不知道这个陌生人经历过怎样的人生。
如果老鼠和吗喽代表了现实主义的生活暗面,是每个打工人的真实写照,那么另一种生物“水豚”,就是所有打工人幻想到达的最终境界:四大皆空。
当“卡皮巴拉”的配乐声响起,这种巨大的啮齿动物水豚登场了。它们可以长时间保持静止,即便你踹它一脚,它也只会顺势躺倒在地上,面无表情。
水豚是动物界唯一的活菩萨,是地球上最平静友好的动物。如果吗喽的脸上写满被生活拷打的疲惫,那水豚的表情就是老僧入定的禅静,就算ddl砍到它面前它的心率都不会高于60。
所有动物都喜欢和水豚相处,因为它的粪便营养价值很高。
犯贱的鹈鹕用喙夹它,鸟儿和猴子在它身上找虱子吃,鸭子们趴在它身上睡觉,猫和它亲密无间。在美国阿肯色州,有一只名叫“芝士蛋糕”的水豚,甚至自己领养了小狗、小猫、小鸭、鹿、乌龟、鸸鹋、鸡,甚至还有一匹马。
连水豚的天敌捕食者鳄鱼,也可以驮着水豚自愿给它当出租车。
其实鳄鱼是会把水豚当食物的,但水豚只是生死看淡了。
而人类对水豚的崇拜和向往,在于它脸上写满了“死了就死了,没死就活着”的人生态度。
当上帝问水豚“生存or死亡”,水豚只会回答:or。
当狮子来到水豚面前说“我要吃了你”,水豚只会回答:哦。
房子着火我拍照,人生乱套我睡觉,泰山崩于前我可以再抽根烟。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陶渊明看见水豚都要咚咚磕头。
水豚处变不惊,吃草都能长出一身的肥肉,于是越来越多网友表示自己被正式确诊为水豚。
具体表现体征是不爱动,不爱说话,情绪稳定,如果明天不是世界末日就先活着,如果明天宇宙大爆炸我就原地不动等死。
甚至有人想偷一只水豚回家当自己的妈。
根据 Google 趋势,“水豚”一词的搜索量从2021年8月开始上升,在2022年5月飙升,此后一直保持在高位。
是慌张的人类迫切需要冷静的水豚。
当瘟疫、灾难、战争填满了手机时,只有一只面无表情的水豚,能让全世界人类的丑脸上泛出一丝微笑。
这是一种近乎冥想的平静状态。
异化的人
“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他仰卧着,那坚硬得像铁甲一般的背贴着床,他稍稍一抬头,便看见自己那穹顶似的棕色肚子分成了好多块弧形的硬片,被子在肚子尖上几乎待不住了,眼看就要完全滑落下来。比起偌大的身躯来,他那许多条腿真是细得可怜,都在他眼前无可奈何地舞动着。”(《变形记》)
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第一件焦虑的事是不能去打卡上班,他担心自己丢掉工作,被家人嫌弃。
我们变成吗喽后,第一反应是就算吗喽也得打工;我们变成老鼠后,第一反应是下水道的租金也是不低的;我们渴望成为水豚,因为如此一来,任何社会压力与精神内耗都会不复存在。
动物是我们的镜子。
这一脉相承的黑色幽默,连卡夫卡看了也要感慨,超现实主义和荒诞派的正统原来在中国。
曾经以为自己是齐天大圣,能够拳打脚踢各路神仙,大闹天宫。
长大后发现连弼马温的编制都考不上,只能在耍猴人的手中当一只最普通的吗喽。
当劳动者与自己的生产活动、劳动目标、生产过程分离,工作变成了非自发性的活动,劳动者对劳动本身无法产生认同或是无法领略到劳动的意义的时候,人便开始了异化。
这一切后果包含在这样一个规定中: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关系。因为根据这个前提,很明显,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宗教方面的情况也是如此。人奉献给上帝的越多,他留给自己的就越少。工人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对象:但现在这个生命已不再属于他而属于对象了。因此,这个活动越多,工人就越丧失对象。凡是成为他的劳动产品的东西,就不再是他本身的东西。因此,这个产品越多,他本身的东西就越少。(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1844年)
不管是“鼠鼠文学”、“吗喽文学”还是“加入豚门”,都只不过是被称为“人类”的高级动物,在为混乱世界中的自己寻找一个完美的镜像。
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本质可能就是一只老鼠,一只猴子或是一只水豚,只不过我们在社会中不得不伪装成人类。
老鼠至少能繁衍,猴子至少能发疯,水豚至少能看淡生死。但这些我们却做不到。
所谓的文明和秩序为我们带来了什么?
只有在浴室的蒸汽中,粗野地撕开一只橙子,一口咬下去,橙子冰凉的汁水让我们回到了动物原始的知觉中去,森林的幕布徐徐展开。
原来,做一个高级动物,倒不如去做一只吗喽。
矛盾 虚伪 贪婪 欺骗
幻想 疑惑 简单 善变
好强 无奈 孤独 脆弱
忍让 气愤 复杂 讨厌
嫉妒 阴险 争夺 埋怨
自私 无聊 变态 冒险
好色 善良 博爱 诡辩
能说 空虚 真诚 金钱
伟大 渺小 中庸 可怜
欢乐 痛苦 战争 平安
辉煌 暗淡 得意 伤感
怀恨 报复 专横 责难
——窦唯《高级动物》
文章来源:那个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