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滴滴拉来了宁德时代,网约车竞争步入高端局?

曾宪天 原创 2024-02-07 12:06:51
科技

作者:曾宪天、林敏倩(实习)

编辑:林炯佳

滴滴换了个方式“造车”,继续切入新能源车赛道。

竞争激烈、卷生卷死的新能源市场又迎来了新的变数,滴滴与宁德时代成立了换电合资公司。

按照双方的规划,这家新公司将从网约车场景切入,未来为众多新能源车辆提供换电服务。据报道滴滴与宁德时代未来将合力规模化铺设换电站、推广换电车型。

除了成立换电合资公司之外,滴滴旗下小桔能源也与宁德时代形成战略合作意向,将推动在储充一体等更广泛新能源领域的合作。

此前滴滴曾将亏损压力较大的智能汽车开发业务资产,以54亿的总对价卖给了小鹏汽车。将造车最为核心的研发、设计、工程开发等能力打包出售,也让外界认为滴滴将不再押注新能源车市场。

不过这次,滴滴将目光投向了换电业务,但要注意的是,换电业务布局所需的成本投入比较大,投资回报周期又非常长,许多企业都不敢贸然进入。这也导致换电模式一直不是新能源补能的主流市场,直接进场车企也只有蔚来等少数几家。

那为何曾在新能源车上连年碰壁的滴滴,这次会选择新能源车换电这条还没人走通的路?

续航焦虑一直是新能源车想要突破的痛点,充电慢、充电难,充电排队、等待的时间太长等问题,始终影响着车主的体验,也是新能源车未能快速进一步普及的原因之一。

目前行业主流的两大解决方向是超充和换电,滴滴这次看中的,是换电模式。

给电车换电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与共享充电宝随时取用的模式类似,换电也就是当车辆没电时,使用者直接去服务点快速更换电池,就能使车辆“满血复活”,为使用者减少了充电所需等待的时间。

在新能源车之前,两轮电动车就已先铺开了换电模式,尤其是强调时间、效率的外卖、快递行业,早已高频率使用换电业务。

全国各地数百万外卖员、快递员群体,日常工作中几乎离不开两轮电动车。但当前市面上的电动车完成充电大多需要8小时,更高续航的大容量电池,可能需要超过10小时。对于外卖员来说,这会严重耽误了其接单、配送的效率,进而影响收入。

这类即时配送的工作性质,对短时和效率有着极高的要求,因此常规的充电补能方式难以满足外卖员的日常需求。换电模式相比之下就更为高效了,使用者只需大概30秒,就能替换好一块满电的电池,继续开展工作。

从2017年开始,就陆续有企业进入两轮换电市场,如今产业已逐渐成形。据弗若斯特沙利文《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研究报告(2023)》,2022年中国电动两轮车换电服务市场规模为45.3亿元。

智研咨询数据显示,国内两轮车换电企业数量达到300余家,其中铁塔换电、小哈换电、哈啰换电等规模较大的企业数量有30余家。目前,两轮电动车换电的市场也还处于蓝海阶段,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近些年,网约车也正逐渐新能源化。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23年11月,滴滴平台累计注册新能源车超300万辆,新能源汽车合计里程占比超过58%。

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也曾想进军新能源造车市场,从庞大的公共出行市场和巨大的新能源车需求中切下更多蛋糕。但在2021-2022年,滴滴分别亏损7.63亿元和26.38亿元。

这次看来滴滴没有放弃新能源市场,这次则是结合网约车的使用特性,将目光投向了换电补能领域。从需求端来看,网约车与快递、外卖有着一些共性,都对时间、效率有着较高的要求。

网约车司机的收入也与当天完成的订单数成正相关,补能频次高、时效性要求强,因此网约车司机也需要高效的补能方式,来满足日常出车完成更多订单的需求。

显然,从理论上而言,换电模式兼具了储能、补能和共享经济的特征,能够更高效地缓解充电时间长、续航焦虑等用户痛点。目前主流新能源车完成一次快充充电需要30-60分钟,慢充则长达几个小时,换电却只需要5分钟左右,仍然具有非常强的效率优势。

但历数年发展,新能源车的换电市场仍处于小众地位,并未像两轮电动车换电市场那般势头良好。

目前新能源车的补能模式还是以充电为主。根据中国充电联盟的数据,截至2023年12月,中国充电联盟内成员单位总计上报换电站只有3567座。而截至2023年11月,我国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已经达到了826.4万台。在基础设施的数量规模上,换电站与充电桩数量和普及度,有着十分鲜明的对比。

从商业的角度而言,市场发展初期才更为适合抢先布局,做到人无我有,提前建立护城河。此次滴滴与宁德时代共创换电合资公司,便符合这样的商业逻辑。

换电模式在网约车业务上的应用,天然有着强市场需求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目前换电市场仍处在市场早期,并没有强大的竞争对手和壁垒需要突破,抢先在换电领域布局,无疑能让滴滴在未来的新能源车时代占据先发优势。

商业构想很美好,但要真正落地实现,也并不容易。换电模式的理论需求的确存在,当前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只有蔚来等少数车企在构筑换电体系,新能源车的换电市场为何显得十分冷清?

目前主流新能源车产品,还是采用充电模式的纯电电动汽车、增程式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式电动汽车为主,采用换电模式的新能源车型还属于小众。

根据新能源汽车国家大数据联盟发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1月底,国家监管平台累计接入换电车辆29.7万辆。要知道,2023中国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为949.5万辆,2022年这个数据为688.7万辆。新能源车年销量已接近千万辆规模,且仍有不断上涨的空间,这也凸显了换电车辆的边缘处境。

换电车辆数少,换电的需求也就相应较小,换电业务的市场规模和产业体系,也就更加难以发展成形。据东方证券测算,换电站达到盈亏平衡点的利用率约为20%,即每站每天需服务88次才能勉强不亏本。目前的换电车辆过低的基数,注定了大部分的换电站都难以达到该利用率,这也会让目前投入建设换电体系的企业,长期处于难以盈利的状态。

蔚来从2018年到2023年上半年近五年半的时间里,累积亏损了764亿元。其致力于换电站、换电技术的海量投入,大规模推进换电体系进程的策略,便是造成巨额亏损的原因之一。这也从侧面表明,换电业务发展较大的困难程度。

与充电模式相比,换电设施的建设和运营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投资回报周期长,且换电市场还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同的品牌和型号的电池难以实现通用。种种负面因素叠加之下,加剧了换电推广的难题。

宁德时代在2022年1月推出换电服务品牌EVOGO和组合换电解决方案,正式进军换电市场。在与滴滴达成合作以前,宁德时代就已在换电业务上寻求第三方合作,先后与神龙汽车、爱驰汽车和一汽奔腾等车企合作换电业务,但由于合作方所能提供的需求有限,业务整体未能进入快速扩张轨道。

相较此前的合作伙伴,滴滴能给与宁德时代更大的想象空间。滴滴平台下有超300万辆的新能源车,未来如若有一定比例的车辆迭代为换电车型,便能为换电业务提供庞大的市场需求增量。

宁德时代曾表示其研发的“巧克力换电块”,可适配全球80%已经上市以及未来三年将上市的纯电车型,再加上网约车市场长期、稳定的需求,换电标准的统一也将成为可能。这对于滴滴而言,同样可以少走许多弯路,免去大量的市场教育、技术研发投入成本。

网约车市场在多年的竞争后已趋于稳定,近年来甚至出现网约车运力饱和、行业内卷的现象。纯粹烧钱抢市场的时代早已翻篇,占据约70%市场份额的滴滴要想谋求进一步的发展,更好的选择便是押注未来。例如在自动驾驶技术、无人出租车领域布局,以及此番提前进入换电市场。

在网约车进入换电时代之前,如果滴滴就已然建立起完备的换电网络、服务体系,当换电市场风口真正到来时,滴滴才有机会继续维系其网约车龙头地位。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网友评论

聚超值推荐

更多优惠

相关推荐

刘德华面前,董宇辉间接回应直播间抄袭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刘德华面前,董宇辉间接回应直播间抄袭
“吞噬一切”的抖音,成了美团的心魔?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吞噬一切”的抖音,成了美团的心魔?
“库迪茅台”599,大刀砍向加盟商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库迪茅台”599,大刀砍向加盟商
近4000亿天价薪酬被判无效,马斯克怒了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近4000亿天价薪酬被判无效,马斯克怒了
AI手机元年:三星梭哈,苹果跟注,华为坐庄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AI手机元年:三星梭哈,苹果跟注,华为坐庄
亚玛芬上市,安踏正式进入“世界时间”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亚玛芬上市,安踏正式进入“世界时间”
苹果Vision Pro首批评测来了!亮点和槽点一样多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苹果Vision Pro首批评测来了!亮点和槽点一样多
她用十年打造全球最大设计独角兽,要和 Adobe 掰手腕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她用十年打造全球最大设计独角兽,要和 Adobe 掰手腕
一夜蒸发超1.5万亿,微软、谷歌收入齐涨但股价突然“变脸”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一夜蒸发超1.5万亿,微软、谷歌收入齐涨但股价突然“变脸”
没人能“杀死”1.5万亿美元的英伟达 原创 科技要闻 深度
没人能“杀死”1.5万亿美元的英伟达
相关产品
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