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诺基亚C6才刚刚登陆改版机市场,相信更多人考虑的还停留在值不值得购买的阶段。在刚刚推出的《同源不同宗!诺基亚C6与索爱U8i对比评测》当中已经看到,诺基亚C6比索爱U8i足足重了约40g,虽然相对庞大并有点臃肿,但是这也是一个质量的侧面反映。究竟诺基亚C6的内部结构如何,相信很多网友都跟笔者一样十分有兴趣。藉此机会,我们不妨对诺基亚C6进行一个大解剖!事不宜迟,马上进入拆解环节:
一、从机身后背开始
拆解诺基亚C6,也无需准备太多的东西,一副多头螺丝刀就行了,重要的是要记住拆解的步骤和对应螺丝的类型,并且要注意保管好已经卸下的螺丝。
打开电池后盖,我们会看到许多显眼的大颗六角螺丝,这也是我们开始“下手”的地方了。
背后的大螺丝拧下了,后盖还紧密扣着,但是屏幕那边的结构已经分离开来,中间的排线还“藕断丝连”着。
当然,绿色的电路板平时大家是看不见的,因为键盘上下滑动的过程中一直裹着它。
这里也看到了,屏幕与键盘部分是靠金属部件和螺丝紧扣在一起的,能够提供更长的耐磨考验。并且金属部件的厚度都比较足,这也是为什么诺基亚C6机身较重的主要原因。>>
商家信息
[送测商家]:鸿涛电讯
[商家地址]:深圳市福田区华强北路曼哈购物广场7楼762
[网购电话]:0755-83340597
二、揭开后盖看各零部件
终于要拆诺基亚C6的心脏地带部位了,我们可以用指甲慢慢地掰开。注意此时屏幕部件还没有分离的,因为排线的接头还藏在机身里面,所以操作起来还是有点顾虑。
用指甲慢慢撬开诺基亚C6的后盖
诸多被包裹着的芯片,包括CPU、内存、Flash等
分离后的诺基亚C6是以一块绿色的电路板为核心,上面很多银色网状的部件是诸多芯片的位置,用“铁皮屋”包裹着是因为要减少芯片产生的辐射对外界的影响(为了保持原貌,我们不再进行更深入的暴力拆解)。下面看看各部件的细节赏析:
手机的摄像头虽然并非像人眼睛那样是灵魂之窗,但是这个摄像头确实成为了主板上的一个亮点,光芒四射的。
数据线接口和震动模块
这个就是MicroUSB接口和震动模块了,个别手机会把震动模块做出独立的构件,像LED灯的那样贴在主板上,但是诺基亚C6的震动模块是焊接在主板上了,不怕震着震着脱离了,更加牢固了。
看完基板上的零件,再看看后盖上有哪些零件:
分别是扬声器、天线、3.5mm耳机接口和LED灯
电池触点
充电接口与麦克风
这一批的小部件,都是与我们接触最多的地方,但是普遍都是以弹簧片的形式与主板进行“通话”,所以如果螺丝拧得不稳,或者手机跌落得多的话,也会容易造成接触不良。不过也许诺基亚C6本身的设计也考虑到这一点,外壳做得还是相当牢固的。>>
三、排线运动原理
无论是任何形式的排线,都是“苦命的主”,它们天生都要忍受那种枯燥而无味的往复运动。诺基亚C6的排线安排在两个部件的中间偏侧的地方,扁平而宽大。
下面利用GIF为大家还原一下诺基亚C6的排线运动轨迹;
诺基亚C6排线运动过程
从图示来看,并没有太大的挤压过程,但是当排线吞到里面后会有什么样的挤压就不好说了,所以如果你也是用滑盖、翻盖或者旋盖手机的朋友都要珍惜你们的爱机啊。
四、拆解键盘
有了前面的经验,下面拆开键盘更加容易了。同样也是指甲出动(难怪修手机的朋友都留着指甲),慢慢掰开。
主板上另一边主要是键盘的按键,上面覆盖着白色的导电层。
到了这里,除了螺丝之外,我们整体解剖出四个大的零件。当然,后盖上面的零件也是可以摘下来的,但是实际意义不大。位于最左边的主板到目前为止还是连接着屏幕那边的,接下来我们就要进行更进一步的拆解了。>>
五、拆开排线
为了便于维修,排线一般都是设计成卡扣式的,于是我们可以很轻松就取下了。这下子,排线与屏幕之间终于“脱离了关系”。
十分细致的排线接口
屏幕部分的金属基板
滑盖存在段落感,全靠这个类似“m”字母的弹簧
很遗憾,到了这里我们无法再解剖屏幕部件里面的东西了,因为工具无法拧开位于屏幕背后的最后一根螺丝。我们也试图想利用暴力的方法,但是还是以保留手机的原貌为大前提,不得不放弃了。再说,拧开后的最大收获可能就是看见屏幕、前置摄像头、听筒和按键的构造,但是我们最为关心的做工问题,基本已经得到答案了。
六、PConline评测室总结:
经历了一轮斗智斗勇的拆解,诺基亚C6的里里外外都展现在大家的眼前了,下面先附上一张“集体照”:
手机的软件设计不断在发展,但是从过去到现在,硬件的基本构成方式还是没有太大的变化。大部分零件都是安装在主板上,一些与外壳接触紧密的零件则通过弹簧片连接在主板上。虽然手机的制造成本不断的下降,但是发现在质量上还是没有后退的,并且本次拆解的还是以做工著称的诺基亚手机。
最后把手机组装回来,原地复活了
最后手机肯定原地复活了(仅是一场温柔的拆解而已),不过这样的一次经历,不禁敲响了笔者思维里面的一个想法,相信也会是大部分手机用户的一个想法。就是,现在手机系统不断向电脑靠近,并且个别系统更能够互换,如果硬件上也能逐渐出现DIY的情况的话,偶尔加个内存什么的其实也十分不错。[返回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