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薄机身且长续航,将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

爱范儿 2024-07-09 16:57:11
科技

还记得 Redmi Turbo 3 发布会上,介绍到这款手机的续航能力时,Redmi 品牌总经理王腾无奈一笑,表示为了更薄的机身和手感,Turbo 3 只能选择配备 5000mAh 的电池。

才过去 2 个月不到的时间,各家厂商都拿出了新一代又薄又大的「黑科技」电池:搭载 6000mAh 电池的 vivo S19 手机,机身厚度只有 7.19 毫米;一加全新「冰川电池」,6100mAh 的大容量,却比普通 5000mAh 电池更薄。

图源:微博@数码闲聊站

史上最薄直板智能手机,诞生在十年前

5 月发布的全新 iPad Pro,因为比 iPod nano 还薄的 5.1 毫米机身,引发了外界的热烈讨论。

这个超薄 iPad 还只是一个开始,据彭博社报道,未来的苹果设备将会掀起一阵「瘦身」风潮,除了 iPad 之外,iPhone、Mac 产品都将会往更轻薄的路上走。iPhone 17 还预计会推出主打轻薄的全新「Slim」型号。

都说时尚是一个圈,数码产品可能也是。早在十年前,「瘦身」的风,已经在众厂商之间吹过。

14 年,苹果推出了 iPhone 6,6.9 毫米的厚度至今还没有 iPhone 超越,而国内两家厂商,OPPO 和 vivo 在薄上更是卷到极致。

OPPO R5,厚度 4.85 毫米,薄到塞不下一个 3.5 毫米耳机接口,在 2014 年就很「超前」地让 Micro-USB 接口分担了音频功能。

而 vivo X5 Max 凭借 4.75 毫米的「薄」度,问鼎全球最薄直板智能手机,至今还未有超越者。

这种对于手机厚度的极致追求其实也很好理解。OPPO 和 vivo 都是主打线下的手机品牌,超薄的机身,消费者在线下一看一摸就能感知得到;而让步最大的电池续航,恰好又是线下购机人群无法快速感受到的短板。

超薄也让 OV 走出了一条和其他厂商不同的差异化路线,与同期 7.9 毫米厚的华为 Mate 7,甚至 8.9 毫米厚的小米 4 一对比,原本在产品力上不太占优势的 OV 手机,也有了人无我有的独特卖点。

小米 4 在厚度上真就是「一块钢板」

代价也很显而易见,不到 5 毫米的小机身,一些元件可以做得小又薄来节省空间,但是电池在当时只能选择妥协。于是,OPPO R5 和 vivo X5 Max 都搭载着 2000mAh 的电池。

作为对比,同期的三星 Galaxy S5 ,在屏幕尺寸小于这两款手机的情况下,搭载了 2810mAh 的电池,当然厚度也来到了 8.1 毫米。

小电池还带来了连锁反应,vivo X5 Max 和 OPPO R5 都搭载了高通骁龙 615 的一个低频改版,以降低功耗,导致这个原本偏中端的芯片,性能释放更加保守。

vivo X5 Max,图源:Phone Bluff

而且,手机厚度的减小明显具有用户边际效应,虽然手机做到了 4 毫米薄,但是给用户带来的使用体验,或许已经不如配备一个更大一点的电池。

值得一提的是,两款 4 毫米级别的手机在重量上其实和 145 克的 Galaxy S5 难分伯仲,OPPO R5 还比 S5 重了 10 克,所以手机虽然薄了,重量却没能同步降低,手感提升有限。

三星 Galaxy S5

因此在追求过极致的超薄机身后,OV 开始探索「端水」的艺术:如何在不过度牺牲其他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保证手机的机身轻薄。

两款超薄手机的继任者,OPPO R7 和 vivo X6 机身都回到 6 毫米级别,都容纳了一个 2400mAh 左右的电池,虽然增加了 1.5 毫米左右的厚度,但两款手机仍然处于薄手机的范畴。

vivo X6,厚度 6.56 毫米

随后就开始了各家开始打造「水桶机」的潮流,开始卷影像、性能、续航各种配置,降下去的智能手机厚度,又开始向上走。

曾经追求过极致轻薄的 OPPO,真旗舰系列 Find 回归首作 OPPO Find X,各种配置拉满,机身厚度来到 9.6 毫米,几乎就是 OPPO R5 的两倍。

接近 1 厘米厚的 OPPO Find X,在外观上用了曲面屏来尽量显薄

动辄半斤一厘米厚和两百克重的手机,几乎就是一块「板砖」,躺在床上玩手机,如果一不留神没抓住,很可能把鼻梁也给砸伤了。

演员周迅躺着玩手机,鼻梁被手机砸伤了

在各个价位几乎都能做到拉满配置的情况下,「轻薄」的风又吹回了手机厂商。特别是中端机型,由于不需要顶尖的堆料水平,加上近几年各厂商都有意提升中端机型的外观造型,不少中端机都逐渐走向了轻薄和时尚的路线。

像是 OPPO 和 vivo 两家,主打线下的中端旗舰 Reno 和 S 系列,就一直有意在轻薄上做文章。

vivo S19,厚度为 7.19 mm

和 10 年前不同,已经成长为「大人」的各厂商表示,这次薄和续航「全都要」。

薄机身和长续航已经不再是单项选择题

轻薄和续航两者之间的矛盾似乎从一开始就不可调和。为了一体化的轻薄机身,手机厂商干掉了手机上的可拆卸电池,手机没电直接换电池也成为了和耳机接口一样再也回不来的「外星科技」。

上次用能拆电池的手机,还是 Lumia 640,图源:iFixit

但科技是一直发展的,矛盾也有解决的方法。新一届的电池技术,让更大的容量,能够被塞入更小的机身。如果你有留意最近的国产手机电池,那你应该会觉得「蓝海电池」、「青海湖电池」、「冰川电池」「金沙江电池」这几个名字有点眼熟。

这几个听起来「水灵灵」的电池,其实背后都是一种名字叫「硅碳负极」的电池技术。

这里需要讲解一下锂电池的原理。电池内部被隔膜分成两个区域:正极和负极,以及充盈在电池内部的电解质。充电时正极的锂离子会从电解液穿过隔膜进入负极,放电则是从负极进入正极,所以负极可以简单理解为锂离子的「存储池」。

目前行业内锂电池负极的材料一般都是石墨,其实石墨的锂离子容量不是很大,优势是材料比较容易获取,工艺也更成熟。

说到这里,「硅碳负极」的意思已经不言而喻——以碳硅复合材料来作为电池的负极。

比起石墨,硅基材料能够吸纳更多的锂离子,比容量理论极限值能达到石墨材料的 12 倍,即使是目前小规模应用的硅碳负极材料,实际比容量也比石墨负极的理论最高比容量高出 13-20% 左右。

一加冰川电池技术沟通会

而最近各家厂商在介绍新电池时,总会说到一个数值「电池能量密度」,意思就是在同样的体积下,能提供多少电池容量。

理论上,在其他条件和状况一致的情况下,电池能量密度越高的电池,能够在相同体积下提供更大的电池容量,或者在同样的电池容量下,实现更小的电池体积。

现在来看看几家「五湖四海」碳硅负极电池的电池能量密度:

小米「金沙江电池」:779Wh/L

荣耀「青海湖电池」(第一代):740Wh/L

vivo「蓝海电池」:809Wh/L

一加「冰川电池」:763Wh/L

联想/ moto 「星海电池」:822Wh/L

作为对比,石墨负极电池的能量密度,目前上限在 700Wh/L 左右。

左边:荣耀青海湖碳硅电池 右边:iPhone 15 Pro Max 石墨电池

硅碳电池的一个突破点和难点就在于碳硅材料的「硅含量」:硅在充放电过程中,膨胀和收缩效应会很严重,因此纯硅基负极电池非常不稳定,需要将碳和硅复合,增强电池的稳定性。

而这造成了一个新的矛盾:硅含量越高,电池的能量密度越大,但是相应的,稳定性越低。

目前已经各家新电池的硅含量都在个位数左右,而荣耀第三代的青海湖电池,已经将硅含量突破到 10%,带来了进一步的能量密度提升。

这其实也说明,碳硅电池还有着不小的潜力等待挖掘。如何在保证电池稳定的情况下,提升硅含量,成为了硅碳电池的目前的一个技术突破口。

想要兼顾轻薄和续航,不仅仅只能在电池上花心思,这几年大热的 LTPO 屏幕,也给小身板手机更长续航的可能。

一加 9 属于国内比较早搭载 LTPO屏幕的手机LTPO 屏幕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实现范围较大的刷新率变化,从 iPhone 13 Pro 上的 10 - 120Hz,再到 OPPO Find X7 的最低 1Hz,甚至卷到现在的 0.5Hz。

这种「动静分明」的屏幕刷新率,在手机呈现静态内容时使用低刷新率省电,而操作滑动时又回到高刷呈现细腻的观感。

也因为能够实现极低的刷新率,手机「Always on Display」的常亮显示功能也要更加省电。

在今年 realme 真我 GT Neo6 SE 发布会上,产品经理毛巾介绍 LTPO 屏幕的好处时就表示,真我 GT Neo6 SE 上的 8T LTPO 屏幕省下的电,相当于给这款手机增加了 300mAh 的电池容量。

因此,这款实载 5500mAh 电池的手机,DOU 续航测试接近 2 天,并且机身厚度和重量都控制在了 9 毫米和 200 克以下。

薄=未来?

苹果要做「超薄 iPhone」的消息一出,大众的观点很快就分裂成两派:

支持派认为,现在动辄 1 厘米半斤重的手机手感实在不够友好,小拇指都磨出了茧子。

反对派认为,把数码产品做薄根本没有意义,还牺牲了会影响体验的续航。

但新 iPad Pro 的实际表现,或许能够给反对派一颗「定心丸」。

虽然做到了这种极致的轻薄,但新 iPad Pro 在电池续航上,几乎和前代没有差距,这还是在新款 iPad Pro 电池容量比上一代略微缩水的情况下。

这背后是新 M4 芯片的魔力,优化的设计和制造工艺,更高的能效比,在电池变小的情况下,续航能够和以往的水平持平。

更何况,iPad Pro 本身就是苹果主打专业和性能的平板产品线,搭载苹果最新 M4 芯片的新 iPad Pro,足以胜任各种高能任务,甚至不少评测都觉得,这块芯片在 iPad 这个平台上有点「屈才」。

看得出来,与 10 年前不同,现在的数码产品用上了功耗更低的处理器,屏幕更省电,电池也更加高密度。现在的超薄机身,不是性能和续航都缺憾的「瘦弱」,而是各种元件高集成、电池高密度的「精壮」。

因此轻薄不单单是厂商创造的噱头,背后是各种技术的突破,薄型设计也因此被视为工程和技术创新的标志,我们正处在技术缓慢进步的「甜蜜点」中。

对于轻薄的追求不仅是厂商的一厢情愿,也是用户一直以来对科技产品的期待。

就像是 2022 年后的 MacBook Pro,新的模具虽然代表着更先进更强悍的生产力,但是也让人怀念曾经那个更具有曲线,外观上更显薄的旧模具。

更有人觉得,这个旧模具不是落后了,而是「太超前」了。

或者说当年微软的 Surface Pro X,即使 ARM 处理器带来了性能和兼容等诸多问题,但轻薄的机身对比起同期的 Surface Pro 7,更让人感觉前者才是真正的未来。

图源:The Verge

当然,虽然现在续航和性能已经给轻薄机身开了绿灯,国产厂商如何把这两年也开始卷的散热系统塞进小机身,也成了新的挑战。

2024 年是「AI」的一年,因此也有人说是「未来」的一年,但除了人工智能,重走上「轻薄」道路的数码产品,或许也在为我们描绘着未来设备的形态。

本文来源:爱范儿

点击展开全文
打开APP,阅读体验更佳

网友评论

聚超值推荐

更多优惠

相关推荐

卷翻天的酒店,正在掏空中国人的钱包 科技要闻 观点
卷翻天的酒店,正在掏空中国人的钱包
康佳,还能撑多久? 科技要闻 观点
康佳,还能撑多久?
这年头不会拍抖音,已经不配跑外卖了吗? 科技要闻 观点
这年头不会拍抖音,已经不配跑外卖了吗?
58亿美元售卖篮网,蔡崇信狠赚了一笔 科技要闻 观点
58亿美元售卖篮网,蔡崇信狠赚了一笔
2024年了,日本政府终于要放弃软盘了。。。 科技要闻 观点
2024年了,日本政府终于要放弃软盘了。。。
大厂网页版复活,老瓶装新酒是解药? 科技要闻 观点
大厂网页版复活,老瓶装新酒是解药?
B站不能输的一战 科技要闻 观点
B站不能输的一战
Lululemon被中产抛弃,都是「坏利润」惹的祸? 科技要闻 观点
Lululemon被中产抛弃,都是「坏利润」惹的祸?
老外的尴尬和狼狈里,藏着中国入境游的商机 科技要闻 观点
老外的尴尬和狼狈里,藏着中国入境游的商机
飙升9分,全片零台词,它凭什么拿下“年度最佳” 科技要闻 观点
飙升9分,全片零台词,它凭什么拿下“年度最佳”
相关产品
取消